医院药学/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1.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磺胺所致的心肌炎,主要见于最老的磺胺,同时伴有周身性过敏反应,这种罕见的并发症过敏所致。

(2)呼吸系统:有些病人应用磺胺后出现Loeffler氏综合征,少数病例当再用磺胺时,则再出现症状

(3)神经系统:应用较新的磺胺类的药物时,偶可内陆头痛、思睡、思维敏锐性减低及其他精神异常的表现。也可发生神经炎,甚至神经炎或脑膜炎

(4)消化系统:可发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这常常是毒性所致。磺胺所致的肝损害有三型:肝细胞肝炎、肝细胞型伴不胆汁蓄积的混合型肝炎及慢性进展性肝炎可能伴有肝硬变

(5)泌尿系统:有两种并发症,一种是在肾脏的集合管、肾盏肾盂输尿管磺胺类药物的结晶形成;另一种为肾组织及血管的损害,如急性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急性脉管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血清病综合征、周身性脉管炎或皮疹、还可能伴有肝毒理反应。自从应用新的及易于溶解的磺胺后,肾脏损害与其他不良反应一样,均已少见。

(6)造血系统;磺胺所致的溶血可能与下列一种或几种机理有关:

1)因为大剂量或肾疾病药物排泄出减少而血中浓度升高;

2)后天获得性过敏,反应为Coombs试验阳性;

3)遗传性红细胞代谢异常,即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

4)存在有所谓的红细胞内不稳定的血红蛋白,即血红蛋白Zurioh、血红蛋白Torino、血红蛋白H等。

(7)内分泌代谢:应用大剂量时,可产生高氯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磺胺可致低血糖症,从而产生了抗糖尿病的硫酰基尿素制剂。磺胺中毒时也可出现低血糖反应。引起低血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抗菌磺胺与硫酰基尿素化合物相互作用所致。

(8)皮肤;常见于皮疹,可能为过敏性的。多为丘斑疹而不是荨麻疹,其发生率约为1%~3%,儿童较少见。

(9)对下一代的影响:磺胺对人的早期发育没有什么影响,表现在妊娠期应用磺胺治疗后,对胎儿无毒性作用。但有些回顾性研究指出,在妊娠早期,母亲应用磺胺比未用的对照组,婴儿畸形率高,但即使有之,其致畸作用也是不强的。磺胺及水杨酸盐类均可引起婴儿核黄疸,以致与血浆蛋白结合很紧的胆红素置换出来,成为不结合的胆红素,游离的胆红素可进入组织内,形成胆红素性脑病。这些药物在妊娠最后3个月或授乳期不要应用。

2.相互作用磺胺与制酸剂合用,可减少吸收,碱性尿可增加磺胺的排出。甲糖宁磺胺苯吡唑磺胺二甲异恶唑合用,阁下低血糖。磺胺二甲基异恶唑可加强静注速效巴比妥类的麻醉作用,是由于二者竞争血浆白蛋白结合部位所致。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医院药学/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医院药学/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