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病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治疗方案

特效疗法,可试用皮质类固醇。有骨髓瘤者可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环己亚硝脲药物

疾病别名

Lubarsch-Pick病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

疾病概述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病又称Lubarsch-Pick病,淀粉样蛋白沉积于心、肝、肾和胃肠等内脏器官,部分患者累及皮肤。本病发生多发性骨髓瘤有关。

疾病描述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病又称Lubarsch-Pick病。淀粉样蛋白沉积在间质组织,累及心、肝、肾和胃肠道等许多脏器,皮损约占25%,常伴巨舌

症状体征

两性受累,发病年龄51~60岁。典型皮损表现之一是紫癜,因血管壁有淀粉样蛋白沉积致血管脆性增加所致,主要分布于面部,尤于眼睑及眶周,由轻度外伤促发,称捏挟紫癜。其它皮疹是散在或融合的丘疹、斑块和结节。早期丘疹细小发亮,扁平或半球形,蜡状琥珀色,光滑坚硬,以后融合呈斑片和结节,因出血带有紫红色。主要位于面部,累及眼睑、眶周、鼻及口周。结节也可发生在外耳道和躯干屈侧。面部弥漫性斑块者状如狮面,唇和颊粘膜受累显肥厚。喉部受损导致声嘶吞咽困难

疾病病因

病因未明。

病理生理

1、发病机

病因未明,淀粉样蛋白来自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由骨髓浆细胞产生,称淀粉样轻链(AL)蛋白,在巨噬细胞溶酶体内经不完全蛋白水解,尔后与粘多糖结合, 以不溶性淀粉样蛋白丝沉积在细胞外。免疫电泳发现88%本型患者在血清和尿内有单克隆副球蛋白,伴骨髓瘤者100%有之,若进行细致的免疫电泳检查和足够长时间的随访,最终可发现有浆细胞恶病质证据的副球蛋白血症。提示免疫刺激引起浆细胞增生和浆细胞骨髓瘤是本病基础。一些病例与体细胞突变有关。

2、病理变化

真皮和皮下组织内有淡伊红色、无定形。

诊断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浆γ球蛋白升高,骨髓浆细胞可增生,尿含Bence-Jones蛋白。特征性出血性皮疹,多系统症状,不明原因的心、肝肿大和蛋白尿应疑及本病,活组织检查和适当的特殊染色,骨X线片、骨髓涂片和尿Bence-Janes蛋白测定有助诊断。临床应与粘液性水肿性苔藓、类脂蛋白沉积症鉴别,有结节者应排除黄色瘤

本病预后差,在心衰或骨髓瘤出现后2年内死亡,少数死于胃肠道出血。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病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病》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