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不良痣综合征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发育不良痣综合征的治疗

对发育不良痣综合征主要应严密观察是否发生恶变。应定期随访,尤其对有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者、青春期、孕期和使用性激素替代治疗,应更加注意。

切除仍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切除范围应达皮损周边2~3mm。单个皮损可切除,多发者,可外用氟尿嘧啶或维A酸治疗。有或无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者,如不易检查皮损进展者应预防性切除。以上治疗均应终生定期随访,必要时活检

概述

发育不良痣综合征(dysplastic nevus)又名发育不良痣、B-K综合征,1978年由Clark及Lynch分别报告,在多发性原发黑素瘤家族成员中,可发生多发的黑素细胞痣。此后Elder从病理上描述此种痣,而应用发育不良痣综合征的名称。

发育不良痣综合征在临床上常被误认为是浅表播散性恶性黑色素瘤。而本病与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倾向于家族发病。约有1/3~1/5的发育不良痣综合征组织学与恶性黑色素瘤相近。发育不良痣综合征所存在的分化障碍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

发育不良痣综合征损害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躯干,其次为肢体,再次为面部。临床上损害大于5mm,表现为边缘不规则或界限不清楚,颜色深浅不均,有一定的炎症。一些多发损害可发展为恶性黑素瘤

患者如有黑素瘤的家族史,则应定期监测注意早期恶性转变。切除仍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

疾病名称

发育不良痣综合征

英文名称

dysplastic nevus

发育不良痣综合征的别名

B-K综合征;发育不良痣

分类

皮肤科 > 皮肤肿瘤 > 黑素细胞肿瘤

肿瘤科 > 皮肤肿瘤 > 黑素细胞肿瘤

ICD号

L98.8

流行病学

发育不良痣综合征倾向于家族发病,多在出生时就有,也可在儿童期发病。目前没有其他相关内容描述。

病因

发育不良痣综合征可在儿童期出现。约有1/3~1/5的发育不良痣综合征组织学与恶性黑色素瘤相近。细胞的不典型性和增殖与日光暴晒具有一定相关性。此外,有研究认为。发育不良痣综合征与11号染色体的部分缺失及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有关。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和发育不良痣综合征还与内分泌性腺综合征、自体免疫腺体综合征相伴发。但目前,对以上相关性尚不能完全确定。

发育不良痣综合征所存在的分化障碍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内源性激素和外界环境促进了本病的发展。对恶性黑色素瘤易患家族进行基因分析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疾病,异常基因可能存在于1p35或9p21.导致细胞周期酶p16/CDKN2A突变引起细胞分化异常。另外,在发育不良痣综合征中紫外线诱导所产生的过多光化学产物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

发病机制

发育不良痣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异常基因可能存在于1p35或9p21.导致细胞周期酶p16/CDKN2A突变引起细胞分化异常。另外,在发育不良痣综合征中紫外线诱导所产生的过多光化学产物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

发育不良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损害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躯干,其次为肢体,再次为面部。

2.损害单发或多发,通常较痣细胞痣大,有些直径可超过7mm。中央常高起,无毛,大小不一,边缘不规则或不清楚,颜色深浅不均。

3.损害多发时,可发展为恶性黑色素瘤,但若为单个则与恶性黑色素瘤无关。

检查

组织表现:本病组织构型较细胞学的特点更为重要。

组织构型有:①绝大多数为复合痣型,少数为交界型。②边缘交界处黑色素细胞扩展超越中央真皮内痣细胞的范围。③交界处痣细胞呈“桥”形融合。④表皮突延伸,在边缘交界处尤为明显。⑤表皮突基底及两侧有痣细胞巢。⑥表皮棘细胞层中部或上部可见黑色素细胞,多呈巢状。⑦常有轻度至中度炎症细胞浸润。⑧在表皮突周围绕有粗而宽的胶原带。

细胞学特点:黑色素细胞的核大而深染,具多形性和不规则性,或核仁明显,但不见核丝分裂象。

诊断

典型病例,做病理检查可以确诊,而无困难,但出现浅表皮扩散的倾向时,则不易决定。

发育不良痣综合征的预防

对于发育不良痣综合征,主要应严密观察是否发生恶变。应定期随访,如不易检查皮损进展者应预防性切除。患者应避免日光浴并积极防晒。

相关药品

胶原、氟尿嘧啶、维A酸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发育不良痣综合征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发育不良痣综合征》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