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商丘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经(金)穴。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跗内侧动脉及大隐静脉。主治胃痛腹胀肠鸣泄泻黄疸便秘,足踝疼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定位

1. 足内踝前下方凹陷处,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当胫骨前肌腱内侧。

2.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内踝前下方凹陷处。当舟骨结节与内踝高点连线之中点处取穴。


Akupixspsp5.jpg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屈肌支持带。皮肤由股神经的皮支,隐神经分布。皮下筋膜较疏松,除皮神经外,还有足静脉网及大隐静脉属支的起始部。足背筋膜深面有内踝(动脉)网。该网位于内踝的表面,由内踝前后动脉、跗内侧动脉、跟内侧支及足底内侧动脉的分支组成。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足背筋膜后,在胫骨前肌(腱)的内后方,小腿十字韧带的内侧上、下支之间深进到距骨内侧面骨膜

主治

1. 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腓肠肌痉挛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2. 乳腺疾病,不孕症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等各种炎症。配天枢阴陵泉,治疗慢性肠炎;配阴陵泉曲泉阴谷,治疗腹胀满不得息;配百会穴曲泽穴间使穴劳宫穴,治疗感冒后的恶心、呕吐。

附注

1. 脾经五腧穴经穴,经,经过也。该穴为脾经气血的行经之处。五行属金,指该穴气血物质执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内容。该穴为公孙穴内气血的出口之一,气血物质在公孙穴处是湿热状态,出该穴后散热而化为凉性之气,表现出肺金的秋凉特征。

2. 腧穴释义:商,古指漏刻,计时之器也。丘,废墟也。商丘名意指脾经的热散之气由此快速通过。该穴物质为公孙穴传来的水湿风气,其性湿热且循脾经上行,而该穴的气血通道又如漏刻滴孔般细小,因此风气的执行是快速通过本穴,强劲的风气吹走了该穴中的脾土微粒,地部脾土如废墟一般,故名商丘。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商丘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商丘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