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喉痧

来自中医百科
(重定向自喉痧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烂喉痧(scarlet fever),感受温热时毒所引起的温毒温病。以发热咽喉肿痛糜烂皮肤痧(红色疹点)密布、舌红绛起刺为主要特征。又称痧、丹痧、痧毒、疫喉痧、疫疹等。多发于冬春季节,具有强烈传染性,并易引起流行,病势急、变化快、病情重,多见于儿童。即西医的猩红热。治疗以清泄热毒为主要原则。

有关烂喉痧的系统论述主要见于清代医学文献,如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所记录的以咽痛、痧疹为主证的病案,其表现酷似此病。清代陈耕道在《疫痧草》中提出了“烂喉疫痧”的名称,并对病因、病机及证治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烂喉痧的发生是因人体正气亏虚,感受温热时毒,经口鼻而入,侵犯肺胃所致。初起邪毒侵袭肺卫,卫受邪郁,则见发热恶寒;肺胃热毒上致咽喉,咽喉为肺胃门户,故红肿疼痛,严重时可糜烂;热毒窜扰血络,皮毛和肌肉分别由肺胃所主,则发为痧。热毒严重时可化燥化火;充斥气分营分、伤及内脏,而成险重变证

通过观察痧、喉的变化判断烂喉痧病势发展的顺逆,是此病的辨证重点。痧颗粒分明,颜色鲜红,咽喉糜烂不深,神清,脉浮数有力,属顺证,预后一般较好;若见痧稠密,时隐时现,颜色紫黑,咽喉糜烂较深,神志昏迷,脉细数无力,属逆证,乃病邪内陷。

此病常见证型有:①热毒侵犯肺卫。初起证见恶寒发热,继而壮热烦渴,咽喉红肿疼痛,甚则溃烂,皮肤痧隐约可见,苔白或有珠状突起,舌红,脉数。治宜透表泄热、清咽解毒,可用清咽豉汤加减,并用玉钥匙散吹喉。②热毒壅于气分。证见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腐烂,皮肤痧显露,舌红赤有刺,苔黄燥,脉洪数。治宜清气解毒,可用余氏清心凉膈散,并用锡类散吹于喉部,以去腐生新。③邪毒化火,灼伤气血。证见咽喉红肿糜烂,严重时可阻塞气道声哑气急,痧密布,赤紫成片,高热,汗多,烦躁,舌绛干燥并有芒刺,状如杨梅脉细数,病情较严重。治宜清气凉血、解毒救阴,可用凉营清气汤加减。如兼热毒内陷心包,高热神昏,肢凉脉沉,可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清心开窍。④烂喉痧恢复期,若高热已退,咽喉腐烂渐减轻,口干唇燥皮肤干燥,脉细数,舌红而干,为余邪伤阴。治宜滋阴生津、兼清余热,常用清咽养营汤加减。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烂喉痧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烂喉痧》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