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痧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Ds.jpg

丹痧也称烂喉痧疫疹,属温病范畴,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本病多见于2~8岁小称,常发生于冬春季节。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有弥漫性猩红色皮疹为特征。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猩红热。

病因

西医病因

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中医病因认识

丹痧的发病原因,为感受痧毒疫疠之邪,乘时令不正之气,寒暖失调之时,机体脆弱之机,从口鼻侵入人体,蕴于肺胃二经。病之初起,痧毒由口鼻而入,首先犯肺,邪郁肌表,正邪相争,而见恶寒发热等肺卫表证。继而邪毒入里,蕴于肺胃。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咽通于胃,喉通于肺。肺胃之邪热蒸腾,上熏咽喉,而见咽喉糜烂、红肿疼痛,甚则热毒灼伤肌膜,导致咽喉溃烂白腐。肺主皮毛,胃主肌肉,肺胃之邪毒循经外泄肌表,则肌肤透发痧疹,色红如丹。若邪毒重者,可进一步化火入里,传人气营,或内迫营血,此时痧疹密布,融合成片,其色泽紫暗或有瘀点,同时可见壮热烦渴,嗜睡萎靡等症。舌为心之苗,邪毒内灼,心火上炎,加之热耗阴津,可见舌光无苔、舌生红刺,状如杨梅,称为“杨梅舌”。若邪毒炽盛,内陷厥阴,闭阻心包,则神昏谵语;热极动风,则壮热痉厥。病至后期,邪毒虽去,阴津耗损,多表现肺胃阴伤诸证。 

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对丹痧患儿隔离治疗7日,至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对密切接触的易感人员,隔离观察7~12天。

2.切断传播途径

对患者的衣物及分泌排泄物应消毒处理。流行期间不去公共场所。患者所在场所及病室可用食醋熏蒸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疾病流行期间,对儿童集体场所经常进行消毒。易感儿童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清热解毒中药煎剂,用于预防。

4.患者发热时应卧床休息

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为主,注意补给充足的水分。保持大便通畅。注意皮肤与口腔的清洁卫生,可用淡盐水或一枝黄花煎汤含漱,1日2~3次。皮肤瘙痒不可抓挠,脱皮时不可强行撕扯,以免皮肤破损感染。

注意事项

注意发病时饮食清淡,注意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常见症状

潜伏期1-12天,病程一般为2-5天。

(1)前驱期一般不超过24小时。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咽痛,吞咽时加剧。伴头痛,呕吐,厌食,烦躁不安等症。咽及扁桃体有脓性分泌物。软腭充血,有细小红疹或出血点,称为粘膜内疹,每先于皮疹出现。颈前淋巴结肿大压痛。  

(2)出疹期一般在起病12-24小时内出疹。皮疹从耳后、颈部、胸背迅速蔓延四肢,全身皮肤呈弥漫性红晕,压之退色,其上散布针尖大小猩红色皮疹,疏密不等,以颈部、肘前、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形成紫红色线条,称线状疹。皮肤表面呈鸡皮样,皮疹有瘙痒感。面颊充血潮红,唯口唇周围苍白,称环口苍白圈。病初舌苔厚,3-4天后舌苔剥脱,舌红起刺,称杨梅舌。  

(3)恢复期皮疹于48小时达高峰,以后2-4天内依出疹次序消退。体温下降,全身症状好转。疹退1-2周后开始成片状脱屑、脱皮,约2周脱尽,无色素沉着

临床检查

皮疹, 尿常规,血常规 ,便常规 ,吞咽试验。

诊断鉴别

丹痧属温疫性疾病,一般可以卫气营血辨证,其病期与辨证有一定规律。病在前驱期,发热恶寒,咽喉肿痛,痧疹隐现色红,病势在表,属邪犯肺卫。进入出疹期,壮热口渴,咽喉糜烂有白腐,皮疹猩红如丹或紫暗如斑,病势在里,属毒炽气营;病之后期,口渴唇燥,皮肤脱屑,舌红少津,属邪衰正虚,气阴耗损。

并发症

咽喉糜烂,咽喉肿痛,腐烂,化脓,全身皮疹细小如沙,心悸,水肿,痹证等疾病。

治疗

西医治疗

参考西医“猩红热”治疗,及早使用抗菌素治疗,早期注射足够的青霉素,可以缩短病程,加快病愈。目前,由于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患病后症状较轻的宝宝已明显增多,一般在注射青霉素1~2天后,皮疹即可消退,体温也逐渐下降。但不可随意停药,需要听从医生的嘱咐继续用药1周,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咽部红肿消退才可停药,切不可当成普通的感冒。否则,体内的溶血性链球菌并未完全消灭掉,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

中医治疗

1.邪侵肺卫

证候:发热骤起,头痛畏寒,肌肤无汗,咽喉红肿疼痛,常影响吞咽,皮肤潮红,可见丹痧隐隐,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有力。

治法: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方药:解肌透痧汤加减。

常用药:桔梗、甘草、射干牛蒡子清热利咽;荆芥蝉蜕浮萍豆豉葛根疏风解肌透表;连翘、僵蚕清热解毒。乳蛾红肿者,加土牛膝根、板蓝根清咽解毒;颈部淋巴结肿痛者,加夏枯草紫花地丁清热软坚化痰;汗出不畅者,加防风、薄荷祛风发表。 

2.毒炽气营

证候:壮热不解,烦躁不宁,面赤口渴,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皮疹密布,色红如丹,甚则色紫如瘀点。疹由颈、胸开始,继而弥漫全身,压之退色,见疹后的1、2天舌苔黄糙、舌质红刺,3、4天后舌苔剥脱,舌面光红起刺,状如杨梅。脉数有力。

治法: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凉营清气汤加减。

常用药:水牛角赤芍丹皮、生石膏、黄连清气凉营,泻火解毒;鲜生地、鲜石斛、鲜芦根、鲜竹叶、玄参、连翘甘寒清热,护阴生津。丹痧布而不透,壮热无汗者,加淡豆豉、浮萍发表透邪;苔糙便秘,咽喉腐烂者,加生大黄芒硝通腑泻火;若邪毒内陷心肝,出现神昏、抽搐等,可选紫雪丹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 

护理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饮食保健

饮食保健

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为主,注意补给充足的水分,保持大便通畅。

饮食适宜

1.宜吃氨基酸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具有增加免疫力的食物; 3.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饮食禁忌

1.忌吃花椒等麻痹神经性的食物; 2.忌吃发物性的食物; 3.忌吃温补性的食物。

模板:感染科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丹痧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丹痧》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