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白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四白穴经穴名。属足阳明胃经。位于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经处。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瞤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直刺或斜刺0.3~0.5寸。

定位

1.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2. 正坐位,在承泣穴直下3分,当眶下孔凹陷处取穴。


Akupixstst2.jpg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提上唇肌、眶下孔或上颌骨。皮肤由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经眼轮匝肌和提上唇肌,深进眶下孔、眶下管,可能刺及孔、管内的眶下神经、动脉静脉。针沿管下壁,可至近眶下壁后部结构。所经表情肌面神经的颧支和颊支支配。

主治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等。

2. 五官科系统疾病:角膜炎近视青光眼夜盲结膜瘙痒角膜白斑鼻窦炎等。

3. 其它:胆道蛔虫症,头痛眩晕等。

刺灸法

刺法:

1. 直刺0.2~0.3寸,局部酸胀。

2. 向外上方斜刺0.5寸,入眶下孔可有麻电感放射至上唇部。

灸法:不宜灸。

临床应用

指压四白穴,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配阳白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治口眼歪斜;配攒竹穴,治眼睑瞤动。

附注

1. 腧穴释义:四,数词,指四面八方,亦指穴所在的周围空间。白,可见的颜色、肺之色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经水在本穴快速气化成为天部之气。本穴物质为承泣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其性温热,由地部流至四白时,因吸收脾土之热而在本穴快速气化,气化之气形成白雾之状充斥四周,且清淅可见,故名。

2. 在感觉疲劳的时候,除了给于适当的休息外,按摩四白穴进行刺激,也是舒缓疲劳的好方法。所谓“四白穴”,就是“四方明亮”之意,通过对四白穴进行按摩,可以对缓解眼部肌肉疲劳,眼部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而且还可以缓解面部痉挛等症。按压方法:使用双手的食指,略微用力进行按压;时间与次数:每次持续按压3秒,10次为1组;最佳刺激时间:早、中、晚,各一组。 眼保健操第三节按揉四白穴。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四白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四白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