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黏菌素类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概述

多黏菌素类抗生素有A、B、C、D、E五种成分,其中多黏菌素B阿罗多黏)和多黏菌素E,应用于临床,因其对肾脏神经系统毒性,即使应用治疗剂量也可发生,很少全身用药。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口服不吸收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主要应用于创面、尿路以及眼、耳、气管部位的感染。应用<3mg/(kg·d)即可发生肾毒性,>3~4mg/(kg·d)即可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急性肾衰竭常用量:肌肉注射每天2.5~3mg/kg,分次给药。每4~6h用药1次;静脉滴注每天1.5~2.5mg/kg,分2次,每12h 1次,缓慢滴注。

多黏菌素类抗生素中毒

多黏菌素B(阿罗多黏)和多黏菌素E,应用于临床,因其对肾脏和神经系统的毒性,即使应用治疗剂量也可发生,很少全身用药。应用<3mg/(kg·d)即可发生肾毒性,>3~4mg/(kg·d)即可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急性肾衰竭。常用量:肌肉注射每天2.5~3mg/kg,分次给药。每4~6h用药1次;静脉滴注每天1.5~2.5mg/kg,分2次,每12h 1次,缓慢滴注。

临床表现

1.肾毒性: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肾小管坏死时出现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钙、低血氯等电解质紊乱,停药1~2周肾脏损害可继续发展。

2.神经系统的毒性发生率为7%,肾损时发生率可高达80%。在用药开始或每次给药后出现眩晕、软弱、嗜睡皮肤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手足麻木舌麻眼花、复视、眼球震颤、步伐不稳、共济失调等;尚可发生与剂量有关的、无先兆的呼吸麻痹。少数患者应用中发生耳蜗神经损害,引起耳聋

3.鞘内注射超过10mg可引起明显的脑膜刺激症状头痛颈强直呕吐发热脑脊液中可见蛋白增高、细胞数增多,严重者下肢瘫痪、二便失禁、抽搐等。

4.静脉给药可发生静脉炎。

5.偶见暂时性白细胞减少、肝脏毒性和二重感染。

6.有皮疹、药物热等反应发生的报道,偶有发生过敏性休克。曾报道1例严重哮喘患者在雾化吸入本药支气管扩张剂时哮喘发作加重,导致呼吸衰竭

治疗

多黏菌素类抗生素中毒的治疗要点为:

1.本药过量无特效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2.如果出现呼吸麻痹,立即予以人工呼吸,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加入50%葡萄糖液20~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用新斯的明无效。

3.透析疗法不能清除本类药物,当发生急性肾衰竭时,可予透析治疗。

4.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予以相应治疗。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多黏菌素类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多黏菌素类》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