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子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功能主治

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绦虫病姜片虫病蛔虫病蛲虫病食积气滞痢疾疟疾水肿脚气乳糜尿。近试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概述

大腹子为中药名,出自《岭表录异》。为魏·李当之所著《药录》记载的槟榔之别名。

大腹子的别名

大腹子、榔玉

来源及产地

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种子。主产海南;福建、台湾、广西及云南有栽培。

性味归经

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

大腹子的用法用量

煎服:4.5~9g。单用杀虫,用量可增至30~50g。

化学成分

本品含槟榔碱、槟榔次碱、槟榔副碱、缩合鞣质等。还含甘露、儿茶精、多种原矢车菊素的二、三聚体、肉豆蔻酸月桂酸脯氨酸等。

大腹子的药理作用

槟榔碱驱除猪肉绦虫效果好,使全虫各部都瘫痪。对牛肉绦虫则仅能使头部和未成熟节片完全瘫痪而对中段和后段影响不大,可与南瓜子合用。对姜片虫亦有效。煎剂在体外对某些常见致病性皮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槟榔碱尚有拟胆碱作用,可增强肠蠕动,缩小瞳孔。槟榔成分可抗高血压。槟榔长期应用于动物,有诱变、促肝癌发生的作用。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大腹子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大腹子》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