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冬.jpg

天冬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块根。其性寒,味甘、苦。归肺、肾、胃经。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效。主治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痰少、咳血、咽痛音哑,肾阴亏虚之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及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内热消渴和热病伤津之食欲不振、口渴及肠燥便秘等病症。

药性

甘、苦,寒。归肺、肾、胃经。

功效

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临床应用

1.肺阴虚证。本品甘润苦寒之性较强,其养肺阴,清肺热的作用强于麦冬玉竹等同类药物。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痰少、咳血、咽痛音哑等症。对咳嗽咯痰不利者,兼能止咳祛痰。治肺阴不足,燥热内盛之证,常与麦冬沙参川贝母等药同用。

2.肾阴虚证。本品能滋肾阴,兼能降虚火,适宜于肾阴亏虚之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及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等证。肾阴亏虚,眩晕耳鸣,腰膝酸痛者,常与熟地、枸杞子牛膝等滋肾益精、强筋健骨之品同用。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者,宜与滋阴降火之生地黄麦冬知母黄柏等品同用。治肾阴久亏,内热消渴证,可与生地黄、山药女贞子等滋阴补肾之品同用。肺肾阴虚之咳嗽咯血,可与生地玄参川贝母等滋阴清肺、凉血止咳药同用。

3.热病伤津之食欲不振、口渴及肠燥便秘等证。本品还有一定益胃生津作用,兼能清胃热,可用于热伤胃津之证。气阴两伤,食欲不振,口渴者,宜与生地黄、人参等养阴生津益气之品配伍。津亏肠燥便秘者,宜与生地、当归、生首乌等养阴生津,润肠通便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使用注意

本品甘寒滋腻之性较强,脾虚泄泻、痰湿内盛者忌用。

鉴别

天冬鉴别.jpg

块根长圆纺锤形,长6~20cm,中部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呈油润半透明状。干透者质坚硬而脆,未干透者质柔软,有粘性,断面蜡质样。味甘、微苦。

别名

大当门根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块根。主产于贵州、四川、广西等地。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切片或段,生用。

出处

神农本草经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天冬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天冬》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