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宗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宗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布有肩胛上神经和旋肩胛动、静脉肌支。主治肩胛疼痛,胸肋支满,颊颌肿痛咳逆抱心,以及肩关节周围炎乳腺炎等。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功用

舒筋活络理气消肿。 

定位

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Akupixsisi11.jpg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肌、冈下肌。皮厚,由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神经重叠分布。皮下组织内布有旋肩胛动、静脉的分支。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斜方肌表面的背部深筋膜入该肌,及其深面的冈下肌。前肌由第十一脑神经一副神经支配,后肌由臂丛肩胛上神经支配。  

主治

肩胛酸痛,肩周炎,肩背软组织损伤,肘臂外后侧痛,上肢不举,颈项颊颔肿痛乳痈乳腺炎,胸胁支满,咳嗽气喘,咳逆抢心,乳腺炎。   

刺灸法

刺法:直刺或斜刺0.5~1寸, 局部酸胀,针感穿过肩胛传导手指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 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应用

1)治肩关节周围炎,肩臂肘痛∶天宗,臑会;有舒筋通络止痛作用。

2)治乳痈,乳腺增生∶天宗,膻中;有理气散结消肿作用。

3)治乳腺炎∶天宗,乳根少泽,膻中。

4)催乳∶天宗,乳根。  

配伍应用

臑会,有舒筋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臂肘痛,肩关节周围炎。

膻中,有理气散结消肿的作用,主治乳痈,乳腺增生。

名称释义

天,穴内气血运行的部位为天部也。宗,祖庙,宗仰、朝见之意。天宗名意指小肠经气血由此气化上行于天。本穴物质为臑俞穴传来的冷降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复又气化上行天部,如向天部朝见之状,故名天宗。

文献摘录

1)《针灸甲乙经》∶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

2)《外台秘要》∶胸胁支满,抢心咳逆。

3)《针灸大成》∶肩臂酸疼,颊颔肿。

4)《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肩胛痛,臂肘外后廉痛,颊颔肿。

5) 《外科大成》∶顶疽。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天宗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天宗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