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
目录
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的治疗
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无特殊治疗方法,临床可对症处理,延长患儿存活期。
概述
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Krabbe disease)于1916年由丹麦儿科医师Krabbe首先报道,因此称为Krabbe病,依据其临床特点,亦称为克拉伯病(infantile familial diffuse sclerosis),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突变基因位于14p。
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的基因缺陷,引起半乳糖脑苷-β-半乳糖苷酶缺乏,是导致主要累及脑白质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预后极差。婴儿型者常于1岁之内病故。晚发者可生存至10岁左右。
疾病名称
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
英文名称
Krabbe disease
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的别名
galactosylceramide lipidosis;infantile familial diffuse sclerosis;Krabbe病;半乳糖脑苷类脂沉积病;半乳糖酰基鞘氨醇脂沉积症;克拉贝病;克拉伯病
分类
ICD号
E75.5
流行病学
目前尚未查到权威性的较全面的发病率统计学资料。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十分罕见,有文献报道发生率约为1/5万新生儿。
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的病因
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突变基因位于14p。患儿基因缺陷,体内半乳糖脑苷-β-半乳糖苷酶缺乏,导致脑白质内有许多半乳糖脑苷的沉积而发病。
发病机制
因患儿基因缺陷导致半乳糖脑苷-β-半乳糖苷酶的缺乏。主要病理改变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表现为受累白质中有大量的球状细胞(globoid cells),细胞内有许多半乳糖脑苷的沉积,胞质不规则,含数个细胞核,有滑面内质网和许多游离的核糖体。此外,白质中明显髓鞘脱失,继发星形细胞和胶质增生。
中枢神经白质受累同时,周围神经之升层神经膜细胞(施万细胞)亦可受累,出现节段性髓鞘脱失、间质增生等病变。视神经可以同样受累。但是周围神经轴突常可保持完善。
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的临床表现
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由丹麦儿科医师Krabbe于1916年首先报道,当时称为克拉伯病,后来也称之为Krabbe病。本病也有专家主张归类于神经系统细胞器疾病,为一种溶酶体病。
临床上依据发病年龄可分为两个类型:婴儿型及晚发型。婴儿型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为主要类型,典型的临床表现分为3个阶段:
1.婴儿出生时正常,出生后数周至数个月内(多在3个月内,10%在1岁后)发病;其共同特点为,患儿极易兴奋、受惊,无诱因频繁哭叫,全身僵硬,无故发热、呕吐,进行性智能及活动减退,发育缓慢。
2.此后逐步出现肌张力增高,交叉腿,身体侧扭,踝阵挛,对听、视、触觉等刺激反应过度,伴有抽搐和进行性精神运动恶化。
3.晚期患儿进一步发展成盲、聋和恶病质状态,有痉挛性发作和去皮质强直,但对周围无任何反应。少数患儿可伴脑积水,高热和多汗、多毛等体征。预后极差。常于1岁之内死亡,存活2年以上者少见。
晚发型病者少见,可于5~6岁之后出现抽搐、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视神经萎缩。早期痴呆和锥体束征阳性。晚发者可生存至10岁左右。
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的并发症
随着病情发展,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的临床症状体征多样,特别是应注意合并的智能发育迟缓、失明、失聪、肺部感染、跌伤等。
实验室检查
2.血清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测定半乳糖脑苷β半乳糖苷酶活性缺乏。
辅助检查
2.脑CT、MRI扫描:可见双侧内囊和基底核对称性密度增高。
3.肌电图检查:表现为去神经支配和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的诊断
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典型的症状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检测患者血白细胞及血清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半乳糖脑苷-β-半乳糖苷酶活性缺乏,为诊断确定的主要依据。
鉴别诊断
注意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与其他婴儿常见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鞘磷脂沉积病、婴儿型Gaucher病、Tay-Sachs病、Farber病相鉴别。
预后
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预后极差。婴儿型者常于1岁之内病故。晚发者可生存至10岁左右。
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的预防
遗传代谢性疾病治疗困难,疗效不满意,预防显得更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
相关检查
β-半乳糖苷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