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轻,中毒不严重者,主要措施有:禁食、胃肠减压;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便血严重可输血及血浆、维生素,能量合剂及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广谱抗菌素、止血药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手术疗法:适合明显腹膜炎,肠梗阻、有穿孔者;大量消化道出血保守治疗无效者。手术方式有肠切除、肠造口术等。
疾病概述
急性坏死性小肠炎是一种局限于小肠的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本病确切病因未明,近年认为由产B毒素的C型魏氏?菌所致,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常于夏秋季发病,可有不洁饮食史。病变主要发生在空肠或回肠,严重者累及全小肠,呈节段性肠壁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广泛出血、坏死及溃疡形成甚至穿孔,肠腔大量坏死物及血性液,肠管扩张,伴有混浊或血性腹腔渗液。本病死亡率高达25%-30%。
疾病分类
临床表现
1.起病急骤、急性脐周或中上腹剧痛,阵发或持续性绞痛,伴恶心呕吐、腹泻排腥臭血便以及明显的寒战发热等中毒症状。
2.不同程度腹胀,腹肌紧张,全腹胀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可出现肠麻痹,肠梗阻甚至肠穿孔腹腔积液征。
诊断依据
2.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及腹泻血便。
3.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
4.严重者全身中毒伴休克。
5.白细胞明显升高,达(20-30)×10的9次/L,并可见中毒颗粒。
6.腹部X线片可见小肠胀气,大小不一液面或小肠壁增厚,粘膜不规则改变征像。
用药原则
1.早期轻型病人以基本药物进行治疗,无效或症状控制不好或严重患者应用特需药物进行治疗。
2.无肠梗阻、肠穿孔及腹膜炎病人可试用中药清热解毒、止血药类治疗。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病变肠段切除或修复愈合。
2.好转:症状体征消失,肠道病变基本控制但未完全愈合。
3.未愈:治疗后症状体征未改善,甚至加重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
专家提示
防止该病应注意饮食清洁卫生,防止带菌食物进入消化道,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痛伴腹泻血便及寒战高热严重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应及早送医院诊治,治疗过程应用足量多联有效抗生素,可行病原菌培养加药敏,但不必等待培养及药敏结果;加强支持疗法,及时补充水、电解质、热量、维生素等,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处理包括剖腹手术治疗等;严重病例应在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基础上加强抗生素或及时应用强有力新一代抗生素,注意补充维生素、能量合剂、全血或血浆及白蛋白等,适当应用激素以减轻全身中毒症状,注意防止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