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阴心包经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手厥阴心包络经(Pericardium Channel of Hand Jueyin,Pericardium Meridian,PC),简称心包经,也称手厥阴心包络经十二经脉之一。首载于《灵枢经脉》,名为“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心主”即指心包络,为心之宫城,居于膻中,即胸廓正中部位,能代心行令,代心受邪,故称心主,或称心主脉(《灵枢•邪客》)。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胸胁胀闷,心痛心烦面赤目黄,喜笑无常等。

手厥阴心包经.jpg

经络循行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循(循字据《甲乙经》卷二及《素问•藏气法时论》王注补)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厥阴心包经起始于胸中,出来则属于心包络,然后下行穿过膈肌,经历胸部腹部而络于上、中、下三焦。它的支脉是沿着胸腔而出于胁肋部,从腋下三寸处,上行达腋窝之下,沿着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之间,进入肘关节中,下行沿前臂内侧行于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两筋)之间,进入手掌中,沿中指到达其末端。另一分支是从手掌中分出,沿第四指(小指次指间)到达其末端,接于手少阳三焦经

概述

手厥阴心包经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人体横膈膜以上的虚热症,心包经可主泄,胸闷,恶心想吐,可压中指或内关等穴以消除上焦热。

流注时辰

手厥阴心包经,流注时辰为下午七至九点,即戌时。

病候

目黄胸胁胀满,腋肿,臂和肘部拘挛,手掌热,心悸心烦心痛面赤癫狂等。

手厥阴心包经穴位

该经脉腧穴天池穴天泉穴曲泽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大陵穴劳宫穴中冲穴,共9穴,左右合18穴。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手厥阴心包经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手厥阴心包经》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