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头半脱位
目录
治疗方案
手法复位,不必任何麻醉。术后一手握住小儿腕部,另一手托住肘部以拇指压在桡骨头部位,肘关节屈曲至90度,开始作轻柔的前臂旋后,旋后来回数次后大都可感到轻微的弹响声个小儿肯用手来取物说明复位,复位后不必固定,但须告诫家长不可再暴力牵拉以免再发。
疾病分类
骨与创伤科
疾病概述
桡骨头半脱位(subluxation of radial head)为病名。是指桡骨头与肱骨小头构成的关节轻度脱位引起功能障碍的疾病。
疾病描述
桡骨头向远端滑移,恢复原位时,环状韧带的上半部不及退缩,卡压在肱跷关节内,成为桡骨头半脱位。随着小儿逐渐长大,桡骨头良好发育,换装韧带也增厚增强,以后即不再发生半脱位。
症状体征
1、有上肢被牵拉病史, 通常是年轻的父母搀着小儿上街,小儿的上肢上举,父母的上肢下垂,遇有台阶时,父母的手突然提起小儿之手帮助小儿走过台阶,次之立刻出现症状,或用强制手段为小儿套上羊毛衫,粗暴的牵拉力量也会出现桡骨头半脱位。
3、检查所见体征很少,无肿胀和畸形,肘关节略屈曲,桡骨头处有压痛。
4、X线检查阴性。
疾病病因
常由于大人领着患儿走路、上台阶时,在跌倒瞬间猛然拉住患儿手致伤;或从床上拉起患儿,拉胳膊伸袖穿衣;或抓住患儿双手转圈玩耍等等原因,患儿肘关节处于伸直,前臂旋前位突然受到牵拉而发病致伤。当伸肘、前臂旋前位牵拉肘关节时,环状韧带远侧缘附着在桡骨颈骨膜处发生横断撕裂。当前臂旋前时桡骨头直径短的部分转至前后位,因而桡骨头便自环状韧带的撕裂处脱出,环状韧带嵌在肱桡关节间。
病理生理
桡骨头向远端滑移,恢复原位时,环状韧带的上半部不及退缩,卡压在肱跷关节内,成为桡骨头半脱位。随着小儿逐渐长大,桡骨头良好发育,换装韧带也增厚增强,以后即不再发生半脱位。
诊断检查
1、有上肢被牵拉病史, 通常是年轻的父母搀着小儿上街,小儿的上肢上举,父母的上肢下垂,遇有台阶时,父母的手突然提起小儿之手帮助小儿走过台阶,次之立刻出现症状,或用强制手段为小儿套上羊毛衫,粗暴的牵拉力量也会出现桡骨头半脱位。
2、小儿诉肘部疼痛不肯用该手取物和活动肘部,拒绝别人触摸。
3、检查所见体征很少,无肿胀和畸形,肘关节略屈曲,桡骨头处有压痛。
4、X线检查阴性。
预后及预防
避免创伤
特别提示
复位时不用麻醉,先将前臂旋后,伸肘稍加牵引,拇指压肘前桡骨小头处,屈曲肘关节,必要时前后旋转前臂,可感到复位的响声,复位后肘部及前臂可活动自如。复位后用三角巾悬吊一周。如活动时疼痛或复发,宜用石膏固定于屈肘90度2周,应注意勿提拉小儿手臂,防止复发。4~6岁后桡骨头长大,即不易脱出。
相关出处
外科学第五版
关于脱位
脱位(dislocation)为病名。是指由于暴力作用,使骨端关节面失去正常的连接,关节发生移位,并造成关节辅助结构的损伤破坏而致功能失常的疾病。脱位即脱臼。又名出臼、骨出、脱髎、脱骱、骱失。
病因病机
多因跌打、坠撞所致。
分类
按病因可分为外伤性、习惯性、病理性及先天性脱臼四种。以外伤性为多见。
按脱出程度可分为全脱、半脱;按脱出方向又分为前、后、上、下及中心脱臼等。
症状
每当脱后患部有肿胀、疼痛、明显畸形、弹性固定及功能障碍。
治疗
治宜手法复位,必要时还可在麻醉下切开复位,适当固定及功能锻炼。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内服复元活血汤、复元通气散或七厘散,外敷乌头膏或栀乳散;中、后期宜和营止痛,舒筋活络,内服壮筋养血汤、小活络丸,外用海桐皮汤、五加皮汤或损伤洗方浸洗。并结合功能锻炼。习惯性脱臼宜内服补肝肾、壮筋骨之剂;病理性脱臼除手法或手术矫正;若合并有骨折者,应同时给予整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