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产
目录
滞产的治疗
针灸治疗:取合谷、三阴交、至阴、昆仑等穴。至阴和昆仑两穴甩灸。气血虚弱者加足三里;气滞血瘀者加太冲。耳针:取子宫、脑、屏间、肾、膀胱等穴。中等刺激,频频捻针。其他原因造成的滞产,应作其他相应处理。
刺灸法
处方 三阴交 合谷 至阴
方义 三阴交乃脾经腧穴,又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两穴相配补合谷、泻三阴交补气调血以致胎下;至阴引产下行,为催产之经验用穴。
耳针法
方法 毫针刺,中等刺激,每隔3~5min捻转1次,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穴位注射法
选穴 合谷 三阴交
概述
滞产为病症名。又称难产。指产妇临产后,胎儿娩出困难,总产程超过24小时者。多由体虚正弱或恐惧受寒致气血虚弱,气滞血瘀而子宫收缩无力,或胞浆早破、产道异常、胎位不正、胎儿异常等因所造成。针灸疗法有催产作用,适用于子宫收缩无力的滞产。此类产妇多浆水已下,阵痛减弱,胎儿难出,产妇精神疲倦或精神抑郁。
自分娩开始至宫口完全开张为第一产程,如子宫收缩不能逐渐增强,使第一产程时间超过24h,为滞产。现代医学中因子宫收缩无力而致滞产可参照本节施治。
滞产的病因病机
滞产多因产妇气血虚弱,胞宫收缩无力,或气滞血瘀所致。前者常因体质素虚,正气不足,或临盆过早,胞浆早破,耗血伤气所致;后者多因临产时过度紧张,或妊娠期间过度安逸,或临产时感受寒邪以致气机不利,血流不畅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