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骨症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石骨症又称大理石骨、原发性脆性骨硬化硬化增生骨病和粉笔样骨。是一种少见的骨发育障碍性疾病。最早由Albers-Schonberg(1904)发现,又叫Albers-schonberg病。本病之特征为钙化软骨持久存在,引起广泛的骨质硬化,重者事关大局髓腔封闭,造成严重贫血。本病常为家族性,绝大多数病例为隐性遗传

石骨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本病目前病因不明,但怀疑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异常,故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治本病的重点在于预防本病的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防止本病发生进一步的损害的关键。

石骨症的原因

(一)发病原因

石骨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骨吸收异常有关,致使钙盐过量沉积于骨内,外观呈大理石或象牙样,脆性增加。本病有家族史,多见于近亲结婚的子女中。有人认为属遗传性疾病。本病分轻重二型,轻型为显性遗传,重型为隐性遗传。

(二)发病机制

Caffey认为石骨症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在软骨骨质形成时,钙化的软骨性基质吸收不良并保持下来,结果使骨髓腔缩小,甚至闭塞,形成硬化和脆性的骨质,骨皮质也增厚致密,松质骨小梁也增多增厚,使骨皮质与骨松质无明显分界。显微镜下见破骨细胞异常,失去不规则边缘,说明不活跃。在颅骨中主要累及颅底,严重者颅盖也可被广泛累及。

石骨症的诊断

临床表现

1.轻型 又称良性型,多见于青少年及成年人,预后较好。患者早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脑神经受压症状或无明显症状,到成年后常因X线检查才被发现。可有血酸性磷酸酶升高

2.重型 又称恶性型,常见于婴幼儿。病人发病早,进展快,多有血源关系,且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常受累。表现为贫血、出血、肝脾增大,这是因为全身性骨髓腔缩小或闭塞引起造血障碍所致。神经系统表现为脑水肿视力下降或失明眼球震颤、巨头症、斜视面神经麻痹耳聋脑积水颅内出血、精神迟钝、癫痫三叉神经受损、视神经萎缩等。关于视力障碍及视神经萎缩,常解释为视神经管狭窄导致视神经受压所致。也有人认为是原发性视神经脱髓鞘,继发于视网膜静脉受压发生视盘水肿及视神经萎缩或原发性颅内压增高与脑积水等原因。

诊断

重症石骨症容易诊断,轻型者有时诊断困难,确诊有赖于放射学检查及家族史。对于有视神经萎缩者,清晰的视神经管断层摄片或采用冠状加矢状CT扫描则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及程度。石骨症的诊断依据为:

1.常在幼年发病,发育迟缓,因颅骨硬化而出现脑积水和慢性压迫性症状,如面神经麻痹听力下降、视神经萎缩等,颅骨硬而脆,易发生骨折,骨折常呈横形,骨折后难以愈合,术中用刀切颅骨犹如削粉笔状。

2.病人可因造血障碍出现贫血、肝、脾及淋巴结增大,血清酸性磷酸酶升高。

3.身体其他部位的骨质干骺端也存在相同的病变。

4.X线颅骨平片 显示颅骨异常致密及增厚,内外板及板障合为一体,难以分辨。颅骨高度钙化,密度显著增高,颅窝变浅,垂体窝变小,额窦缩小,鞍背增生等。

石骨症的鉴别诊断

应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诊断:

(1)致密性骨发育障碍:该患儿矮小,颅盖骨增大,额枕骨突出,常见有缝间骨,末节指骨发育不全,长骨密度增高但骨髓腔存在,患儿无贫血

(2)颅骨干骺发育不全:颅骨进行性增大变厚,骨质不脆,多在5岁以后才有表现。

(3)颅骨骨干发育不全:主要表现为“狮面”增生,其他部位无骨破坏,骨塑形不佳,锁骨肋骨增宽。

(4)新生儿骨硬化:通常在1个月内消失。

(5)贫血或白血病时并发的骨髓纤维化:有时很难与大理石骨症相鉴别,只有借助血液检查及骨髓穿刺检查。

(6)氟骨症:因为氟骨症累及头颅时,也可表现为颅板增厚,密度增高,特别是颅底可出现明显硬化。但是氟骨症为慢性氟中毒所致,病人有氟化物长期接触史或长期饮水含氟量超过允许量及用氟化物治疗骨髓瘤骨质疏松症的病史。氟骨症不如石骨症那样均匀致密,同时氟骨症病变以躯干为主,而向四肢递次减弱,骨纹增粗呈网眼样改变,晚期可见韧带钙化骨间膜钙化,而不具备石骨症的上述特征。氟骨症尿化验氟化物高达8mg/L以上。

临床表现

1.轻型 又称良性型,多见于青少年及成年人,预后较好。患者早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脑神经受压症状或无明显症状,到成年后常因X线检查才被发现。可有血酸性磷酸酶升高

2.重型 又称恶性型,常见于婴幼儿。病人发病早,进展快,多有血源关系,且神经系统与血液系统常受累。表现为贫血、出血、肝脾增大,这是因为全身性骨髓腔缩小或闭塞引起造血障碍所致。神经系统表现为脑水肿视力下降或失明眼球震颤、巨头症、斜视面神经麻痹耳聋脑积水颅内出血、精神迟钝、癫痫三叉神经受损、视神经萎缩等。关于视力障碍及视神经萎缩,常解释为视神经管狭窄导致视神经受压所致。也有人认为是原发性视神经脱髓鞘,继发于视网膜静脉受压发生视盘水肿及视神经萎缩或原发性颅内压增高与脑积水等原因。

诊断

重症石骨症容易诊断,轻型者有时诊断困难,确诊有赖于放射学检查及家族史。对于有视神经萎缩者,清晰的视神经管断层摄片或采用冠状加矢状CT扫描则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及程度。石骨症的诊断依据为:

1.常在幼年发病,发育迟缓,因颅骨硬化而出现脑积水和慢性压迫性症状,如面神经麻痹听力下降、视神经萎缩等,颅骨硬而脆,易发生骨折,骨折常呈横形,骨折后难以愈合,术中用刀切颅骨犹如削粉笔状。

2.病人可因造血障碍出现贫血、肝、脾及淋巴结增大,血清酸性磷酸酶升高。

3.身体其他部位的骨质的干骺端也存在相同的病变。

4.X线颅骨平片 显示颅骨异常致密及增厚,内外板及板障合为一体,难以分辨。颅骨高度钙化,密度显著增高,颅窝变浅,垂体窝变小,额窦缩小,鞍背增生等。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石骨症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石骨症》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