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结病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硬结病的治疗

抗感染

本病对头孢菌素类、链霉素磺胺等药有良好的反应,应在药敏试验指导下选择用药,疗程应在一年以上(本病在临床和细菌治愈后仍会复发)。

手术治疗

由瘢痕挛缩牵引而致呼吸道狭窄者需行手术治疗以改善呼吸道阻塞症状。整形手术用于恢复面部、鼻部的外形与功能

中医疗法

硬结病中医相当于“鼻疽”。多因肺经郁热化火,外感毒邪,致气血凝结而引起。

中医治则:法宜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方用消疮饮加减,或用散结灵,夏枯草膏(市售)内服,局部可用黑布化毒膏

概述

硬结病(rhinoscleroma)又称鼻硬结病(scleroma),是由鼻硬结杆菌引起的一种低传染性慢性炎症性肉芽肿性疾病。损害由鼻部开始,侵犯上呼吸道形成坚硬的肉芽肿炎性肿块,可导致畸形或梗阻。少数可原发于下呼吸道。国内山东、陕西、河南均有本病发生。可抗生素、手术治疗。硬结病中医相当于“鼻疽”。多因肺经热化火,外感毒邪,致气血凝结而引起。

疾病名称

硬结病

英文名称

rhinoscleroma

硬结病的别名

scleroma;硬结鼻;鼻硬结病

分类

皮肤科 > 杆菌性皮肤病 > 皮肤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

ICD号

A31

流行病学

鼻硬结杆菌存在于患者的鼻、咽部,容易培养,但在动物或人体上未能引起实验性发病。国内山东、陕西、河南均有本病发生。

病因

硬结病病原体为鼻硬结杆菌(klebsiella rhinoscleromatis),又名Frisch杆菌,革兰阴性,短棒状,有胶性荚膜,不运动。传染方式及途径尚未确定,但多有与患者长期接触史。也可能与机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力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常有地区性,我国胶东地区多见。

发病机制

鼻硬结杆菌损害由鼻部开始,侵犯上呼吸道形成坚硬的肉芽肿炎性肿块,可导致畸形或梗阻。

硬结病的临床表现

发病通常从鼻部开始,病情进展缓慢,无全身症状,发展过程和侵犯部位变化不一,各期有不同的病理特片和临床表现,但有时可同时存在,或以过渡形式出现。一般健康状况不受影响。疾病发展过程可分为三期:

鼻炎期

又名卡他期,最早表现似普通感冒头痛,呼吸不畅,鼻分泌物为黏性脓液,有恶臭,鼻腔有灰绿色脓痂形成,咽喉干燥鼻出血,黏膜肥厚,以鼻中隔黏膜为著,症状象萎缩性鼻炎。易误诊为萎缩性鼻炎,但无奇臭。病变一般在鼻腔前部,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活检细菌培养可明确诊断。

浸润期

又名肉芽肿期、硬期,临床所见者多为该期。在鼻炎期症状开始消退时,鼻中隔下方出现浸润和阻塞,随之咽喉也发病。在黏膜下有许多暗紫红色结节,质硬,豌豆大小,表面有血管扩张,可融合形成肿块并与其下组织粘连。结节常见于鼻前庭、鼻中隔小柱、上唇、鼻翼以至鼻尖,多为对称性。患者可出现声调改变,软腭麻木,呼吸障碍,嗅觉味觉丧失等。

结节期

又名瘢痕挛缩期,病情继续发展扩大,肉芽组织纤维化,并形成坚硬瘢痕,感觉完全丧失。病情进一步发展,鼻孔被完全阻塞,形成永久性狭窄。瘢痕挛缩导致面容毁坏,貌似河马、犀牛。呼吸道严重阻塞可致呼吸困难,病变累及支气管可引起窒息死亡,个别病例在损害周围发生骨溶解症。

硬结病的并发症

瘢痕挛缩可导致面容毁坏,呼吸道严重阻塞可致呼吸困难,病变累及支气管可引起窒息死亡,个别病例在损害周围发生骨溶解症。

实验室检查

病损处查找到鼻硬结杆菌和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特异性肉芽肿,可查见大量浆细胞以及高度特异的Mikulicz细胞、Russell小体和Frish杆菌,还有少数梭形细胞,胶原细胞增生。

Mikuliez细胞是一种大而含有空泡的组织细胞,直径100~200μm,胞浆染色淡,呈网状,界限模糊,胞核偏于一侧,胞质内可找到鼻硬结杆菌。

Russell小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0~40μm,为正常浆细胞的两倍,鲜红色,染色均匀,具有折光性,无核,该小体在浆细胞内形成,可能是细胞退行性产物。

诊断

诊断依据有特征性临床症状、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改变,病损处查找到鼻硬结杆菌和补体结合试验阳性,以及临床所见的三期病变常同时存在和地区性等特点。可疑例需反复取材病检。

鉴别诊断

硬结病早期应与萎缩性鼻炎相鉴别,晚期应与梅毒肉芽肿、寻常性狼疮肉芽肿、结节病、巨细胞肉瘤蕈样肉芽肿鼻孢子菌病相鉴别。

预后

呼吸道严重阻塞可致呼吸困难,病变累及支气管可引起窒息死亡,个别病例在损害周围发生骨溶解症。

相关药品

胶原、链霉素、磺胺、夏枯草膏

相关检查

补体结合试验、浆细胞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硬结病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硬结病》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