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通性弹力纤维病
目录
穿通性弹力纤维病的治疗
概述
穿通性弹力纤维病(elastosis perforans serpiginosa),Lutz报道此病称匐行穿孔性弹性组织变性,故又称为Lutz病,以后又有匐行性毛囊角化病,毛囊旁角化病之称。主要于颈侧及颈后皮肤出现角化性丘疹,呈匐行性环状排列。病程长而缓,多年后有自行消退者。穿通性弹力纤维病好发于青年男性。
目前,穿通性弹力纤维病的病因尚不明,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其一,家族内出现同病患者;其二,应用青霉胺或铜离子可减少本病发生。
疾病名称
穿通性弹力纤维病
英文名称
elastosis perforans serpiginosa
穿通性弹力纤维病的别名
Lutz病;匐行穿孔性弹性组织变性;匐行性匐行穿孔性弹性组织变性;匐行性毛囊角化病;毛囊旁角化病
分类
ICD号
L87.2
流行病学
穿通性弹力纤维病好发于青年男性。
病因
穿通性弹力纤维病的病因不明。但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其一,家族内出现同病患者;其二,应用青霉胺或铜离子可减少本病发生。
发病机制
穿通性弹力纤维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穿通性弹力纤维病的临床表现
穿通性弹力纤维病初发为淡红色或正常肤色的角化性丘疹,顶端扁平或锥形,直径约2~5mm,中心可出现角质栓,皮疹排列为环状或半环状,有匐行性发展趋势,中央皮肤可轻度萎缩、肤色淡,瘙痒轻。
穿通性弹力纤维病好发于青年男性,皮疹多发于颈侧,也可发于颜面、四肢和躯干,经过缓慢,病程久,有持续数年而自消现象。
穿通性弹力纤维病可合并伸舌性痴呆,Ehlers-Danlos综合征,弹力纤维性假黄瘤,Marfan综合征,Rothmund-Thompson综合征,成骨不全症,肢端早老症,先天白内障、牙齿发育不良等。
检查
穿通性弹力纤维病的组织病理:表皮增厚,其中有扩大而不整齐的弯曲狭长管道,穿通真皮,管道可单腔或多腔,通过毛囊管道外口,可有退行性变的嗜碱物质与角化物形成角栓,管腔周围及下口为慢性炎症,由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组成异物肉芽肿,有嗜酸性弹力纤维穿入管腔内,真皮乳头层弹力纤维较正常粗大。
诊断
穿通性弹力纤维病可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来诊断。
鉴别诊断
1.Kyrle病
为穿通性角化过度,皮疹为分布广泛的角化过度丘疹,中心嵌有角质栓,组织病理特点为毛囊有被角栓穿通现象,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多与外伤有关,常见于12岁以下儿童,皮疹虽有角栓,但皮疹分布无一定规律,一般6~8周消退,组织病理特点为表皮坏死,其下方真皮胶原组织变性,呈嗜碱性进行性坏死,并进入环状的表皮陷窝中,与毛囊无关。
3.穿通性毛囊炎
为各年龄较常见的毛囊性丘疹,毛囊口扩大,角质栓内有卷毛及毛干残株,于穿通处可见嗜碱性碎片及弹力纤维穿入毛囊。
预后
穿通性弹力纤维病的经过缓慢,病程久,有持续数年而自消现象。
相关药品
青霉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