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维生素K均是2-甲基-1,4-萘醌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维生素K有维生素K1、维生素K2。维生素K1又称为植物甲萘醌叶绿醌,主要存在于深绿色的蔬菜(比如甘蓝、菠菜、莴苣等)和植物油中。维生素K2是肠道细菌的产物。维生素K3是人工合成的水溶性甲萘醌,可口服及注射。

维生素K主要在小肠被吸收,随着乳糜微粒而代谢。体内维生素K的储存量有限,脂类吸收障碍引发的首个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便是维生素K缺乏症

人体维生素 K 的需要量非常少,但它却是维护血液功能正常凝固,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还可防止内出血痔疮。经常流鼻血的人,应该多从天然食物中摄取维生素K。

维生素K分为二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即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K1和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合成的维生素K2。另一类是水溶性的维生素,由人工合成即维生素K3和K4。最重要的是维生素K1和K2。 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需要胆汁协助,水溶性维生素K吸收不需要胆汁。  

食物来源

代谢吸收

维生素K从小肠吸收进入淋巴系统肝门循环,吸收后与乳糜微粒结合,使之转运到肝脏,最后主要以尿液和粪便的形式排出。维生素K的吸收取决于正常的胰腺和胆道功能,凡能影响脂肪吸收情况(例如,膳食矿物油、胰腺外分泌功能失调,胆汁淤滞)都会损害维生素K的肠内吸收。其吸收率变化范围很广,在10%和80% 之间,主要取决于维生素K的来源及所服用维生素K的赋形剂。  

维生素K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

  • 维生素K控制着凝血因子Ⅱ( 凝血酶原) 凝血因子Ⅶ( 转变加速因子前体) Ⅸ( cnvisma5) 因子,为血浆促凝血酶原成份,ⅹ( stuan) 因子在肝内合成。
  • 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是蛋白质C蛋白质S蛋白质Z,蛋白质C和蛋白质S是促凝血素,正常骨骼中代谢所需的两种骨基质蛋白质是维生素K依赖的,维生素K的两种蛋白质是骨钙素( BGP)和基质蛋白(MGP) 钙结合蛋白对调节骨和肌体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加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对骨刺、动脉硬化钙斑及组织钙沉积硬化有清洁剂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讨论。
  • 羧化反应和维生素K循环,这是维生素K的利用途径,大剂量的维生素 K(1-10mg) 能克服香豆素的阻断,它是通过肝脏还原酶再生维生素K氢醌。
  • 维生素K溶于线粒体膜的类脂中,起着电子转移作用,维生素K被体酶还原而产生的半氢醌自由基,阻止细胞增殖,并能提高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可作为肿瘤放射治疗的增敏剂使用。
  • 维生素K有选择性直接松弛平滑肌,同时对乙酰胆硷引起的平滑肌收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的效果,并能增强水杨酸吗啡药物的镇静镇痛效果。

维生素 K 的临床应用

维生素K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止血药。自1974年以来,中国国内学者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维生素K还有明显的解痉止痛作用。近年来,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维生素K还对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气管炎以及气管炎等均有明显的止喘作用;对小儿腹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某些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为旧药开辟了一条新用途。

用于止血

  • 维生素K缺乏:对饮食影响尤为突出,可导致进食困难或不能进食,严重导致阻塞胆道,慢性腹泻所致吸收不良综合征,长期使用抗生素致内源性合成减少,此时应补充维生素K1或维生素K3。
  • 肝脏疾病:重症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变及晚期癌等由于肝功能受损,加之维生素K摄入吸收及利用障碍,肝脏不能合成正常量的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此时应给予维生素K1。
  • 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双香豆素水杨酸类抗凝药物治疗过量发生出血症状,应立即停药,并给予大量维生素K对抗。
  • 新生儿出血症:出生后2-7天的新生儿新生儿凝血酶原缺乏,通常给予维生素K10 1mg肌注,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出血症。
  • 敌鼠钠中毒:敌鼠钠可能抑制维生素K的作用,使凝血因子合成受阻,维生素K是特效解毒剂。因为灭鼠药里面含有华法林,这是一种抗凝药物,过量的话当然会引起出血。

止咳平喘

  • 支气管哮喘:有报道维生素K治疗支气管哮喘120例均为曾用激素氨茶碱等治疗效果欠佳者,用维生素K双肺俞穴注射4-12mg/次,每日1-2次,连用两周为一疗程,在两年随访中,119例均未复发,治愈率为99.2% 。
  •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王华等25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维生素K1肌肉注射,结果: 显效 60%,有效 30. 9%,无效 9. 1%,总有效率90. 9% 。
  • 百日咳: 百日咳患者30例,服用维生素K进行治疗,治疗五天起日痉咳小于3次为显效作为疗效标准,其中15列治7天日痉咳小于4次,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 90%,早期用药效果较好。
  • 雾化吸入:维生素K雾化后,形成5微毫以下的雾滴,可直接达毛细支气管,直接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通换气功能,缓解喘憋。

解除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腹痛

大量实践证明,维生素K对离体肠肌自发性收缩及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它疼痛

  • 血管神经性头痛:有学者以维生素K4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73例,病程一年以上者47例,1-3年者18例,三年以上者8例,对治愈者随访一年以上未复发。
  • 关节炎及非平滑肌组织疼痛:维生素K制剂局部用于关节疾病,挫伤、扭伤、增生性关节疾病等有较好的缓解疼痛和改善运动功能的作用。并能加强水杨酸类药物止痛、消炎的作用。
  • 肿瘤性疼痛:有学者应用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癌性疼痛56例,其Ⅰ级疼痛22例,Ⅱ级疼痛26例,Ⅲ级疼痛8例。
  • 功能性痛经: 维生素K治疗痛经与拮抗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离体子宫收缩作用降低。
  • 呃逆:呃逆是一种非特异的膈肌痉挛现象,有学者穴位注射维生素K治疗呃逆11例,既有针刺又有药物疗效,使膈肌痉挛缓解。
  • 肠炎:维生素K能增加胃肠黏膜细胞ATP含量,增加胃肠黏膜的主动吸收,类氢化可的松作用可减轻黏膜炎症,加速黏膜修复。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满意效果。

抑菌作用

近年发现维生素K有舒张平滑肌及有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支气管痉挛的作用,故在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较广泛。临床使用本品过程中,发现在没有胃肠痉挛、气管痉挛的患儿中,亦有较好疗效,故考虑维生素K本身对某些细菌有一定的作用。实验研究证实: 维生素K本身对某些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绿脓杆菌等作用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大;维生素K与某些抗生素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临床病例说明维生素K对增加抗生素作用、缩短疗程有显著效果,至今未发现有何副作用。故在治疗气管炎肺炎时可选用维生素K为常规药物与抗生素联合应用。临床常与维生素K与抗生素类药物如先锋霉素Ⅴ先锋霉素Ⅵ青霉素钠白霉素小诺霉素等联合应用,均无配伍禁忌,从而起到了协同作用。

日推荐量

组 别 年龄(岁) 维生素K(微克)

婴 儿 0--1 10--20

儿童和青少年 1--11 11-60

11以上 50--100

成 人 70--140    

补给须知

  • 会损害肝脏功能,肝病患者不宜服用;
  • 孕妇及授乳妇女避免大量服用维生素K补充品;
  • X光、放射线冷冻加工、阿司匹林及空气污染都是维生素K的天敌;
  • 如果使用抗生素,造成肠内细菌数量减少或功能降低,维生素K便会相对不足;
  • 同时摄取维生素K(即使来源为天然食物),将使抗血液凝固剂的药性产生反效果;
  • 服用维生素K补充品后如有脸泛红、发红疹、肠胃不适、皮肤搔养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并请医师诊治。  

缺乏症状

需求族群

  • 经常流鼻血者;
  • 近期有严重灼伤或外伤者;
  • 正服用抗生素者;
  • 早产婴儿;
  • 缺乏足够胆汁吸收脂肪者(需经由注射补充);
  • 慢性胆囊炎患者。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维生素K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维生素K》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