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芦根1.jpeg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性味甘,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功效。主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药性

甘,寒。归肺、胃经。

功效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临床应用

1.热病烦渴。本品性味甘寒,既能清透肺胃气分实热,又能生津止渴、除烦,故可用治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者,常配麦门冬、天花粉等药用;或以其鲜汁配麦冬汁、梨汁、荸荠汁、藕汁服,如五汁饮(《温病条辨》)。

2.胃热呕哕。本品能清胃热而止呕逆,可用鲜品配青竹茹、生姜等煎服,如芦根饮子(《千金方》);也可单用煎浓汁频饮(《肘后方》)。

3.肺热咳嗽,肺痈吐脓。本品入肺经善清透肺热,用治肺热咳嗽,常配黄芩、浙贝母、瓜蒌等药用。若治风热咳嗽,可配桑叶、菊花、苦杏仁等药用,如桑菊饮(《温病条辨》)。若治肺痈吐脓,则多配薏苡仁冬瓜仁等用,如苇茎汤(《千金方》)。

4.热淋涩痛。本品功能清热利尿,可用治热淋涩痛,小便短赤,常配白茅根车前子等用。

用法用量

煎服,干品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用。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服。

炮制

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鲜用,或切后晒干用。

鉴别

芦根2.png

活水芦根:呈长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约1.5cm。表面黄白色,有光泽,先端尖形似竹笋,绿色或黄绿色。全体有节,节间长10~17cm,节上有残留的须根及芽痕。质轻而韧,不易折断。横切面黄白色,中空,周壁厚约1.5mm,可见排列成环的细孔,外皮疏松,可以剥离。气无,味甘。

干芦根呈压扁的长圆柱形。表面有光泽,黄白色,节部较硬,显红黄色,节间有纵皱纹。质轻而柔韧,不易折断,气无,味微甘。

各家论述

1.《名医别录》: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2.《药性论》:能解大热,开胃。治噎哕不止。

3.《唐本草》:疗呕逆不下食、胃中热、伤寒患者弥良。

4.《日华子本草》:治寒热时疾烦闷,好孕人心热,并泻痢人渴。

5.《日用本草》:解河豚鱼毒。

6.《本草蒙筌》:解酒毒、鱼蟹中毒。

7.《本草原始》:治干呕霍乱。

8.《玉楸药解》: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除呕下食,治噎哕懊憹。

9.《医林纂要》:能渗湿行水,疗肺痈。

10.《天宝本草》:清心益肾,去目雾,头晕,耳鸣,疮毒,夜梦颠倒,遗精。

11.《中国药植志》:治便秘。

12.《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

13.《山东中药》:治浮肿。

14.《四川中药志》:治斑疹舌燥及津少。

15、《本草纲目》:按《雷公炮炙论•序》云,益食加觞,须煎芦朴。注云,用逆水芦根,并厚朴二味等分,煎汤服。盖芦根甘能益胃,寒能降火故也。

16.《本草经疏》:芦根,味甘寒而无毒。消渴者,中焦有热,则脾胃干燥,津液不生而然也,甘能益胃和中,寒能除热降火,热解胃和,则津液流通而渴止矣。客热者,邪热也,甘寒除邪热,则客热自解。肺为水之上源,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始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为水脏而主二便,三家有热,则小便频数,甚至不能少忍,火性急速故也,肺、肾、脾三家之热解,则小便复其常道矣,火升胃热,则反胃呕逆不下食及噎哕不止;伤寒时疾,热甚则烦闷;下多亡阴,故泻利人多渴;孕妇血不足则心热,甘寒除热安胃,亦能下气,故悉主之也。

17.《医学衷中参西录》:《千金》苇茎汤,释者谓苇用茎而不用根者,以肺原在上,取本乎天者亲上也。而愚则以为不然。苇之根居于水底,其性凉而善升,患大头瘟者,愚常用之为引经要药,是其上升之力可至脑部,而况于肺乎?且其性凉能清肺热,中空能理肺气,而又味甘多液,更善滋养肺阴,则用根实胜于茎明矣。今药房所鬻者名为芦根,实即苇根也。其性颇近茅根,凡当用茅根而无鲜者,皆可以鲜芦根代之也。

附方

1.五汁饮(《温病条辨》):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麦冬汁,藕汁。治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爽者。

2.治五噎心膈气滞,烦闷吐逆,不下食方(《金匮玉函方》):芦根,锉,水煎服。

3.芦根饮子(《千金方》):生芦根,青竹茹,粳米,生姜,水饮服,治伤寒后呕哕反胃,或干呕不食。

4.治霍乱烦闷方(《千金方》):芦根,麦门冬,水煎服。

5.解毒方(《千金方》),芦根汁,多饮良,治食鱼中毒,面肿,烦乱,及食鲈鱼中毒欲死者,并解蟹毒。

6.苇茎汤(《千金方》):芦根,竹茹,生姜汁,粳米,半夏,水煎服,治肺热痈脓。

7.银翘散(《温病条辨》),治外感风热。

8.治呕哕不止厥逆方(《肘后方》),芦根,切,水煮浓汁,频饮。

9.治霍乱肿胀方(《太平圣惠方》):芦根,生姜,橘皮,水煎服。

别名

芦茅根、苇根、芦菰根、顺江龙、水蓈蔃、芦柴根、芦通、苇子根、芦芽根、甜梗子、芦头。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

出处

《神农本草经》

参看

分类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芦根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芦根》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