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热疗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超声热疗的适应证

超声热疗适用于:

1.头颈部表浅肿瘤,特别是颈部、锁骨淋巴结转移癌。

2.胸壁恶性肿瘤、巨大乳腺癌及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或转移。

3.部分盆腔和腹部的原发肿瘤及转移癌。

4.四肢组织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皮肤癌的加热治疗。

操作名称

超声热疗

超声热疗的禁忌证

1.位于胸腔内的肿瘤。

2.肿瘤前面有骨组织或大量气体覆盖。

3.肿瘤旁和深面有骨组织等。

准备

1.治疗前加热装置的准备 超声热疗的辐射器内充填有脱气水。脱气水是声波顺利向前传导的介质,因此在每次治疗患者前必须检查辐射器内充填的水是否处于无气状态,当发现有气泡或换水的时间太长时,必须更换新的脱气水。脱气水的更换至少每2天1次,当治疗患者多时,应每天更换1次,治疗时辐射器内不能有任何气泡。

2.测温探针的消毒准备 超声热疗是将测温探针直接置入肿瘤内测温,因此,对测温探针的消毒处理非常重要。因测温探针尾部有较长的光导纤维连接,消毒时应采用气体熏蒸为妥。

3.热疗前必须通过CTMRI了解肿瘤部位和范围。

方法

1.加热范围

根据临床检查、CT图像等了解肿瘤大小形状和深度,以决定使用辐射器的大小、穿刺测温探针的数量和深度。一般5cm以下肿瘤先用7.5cm×7.5cm小辐射器,5cm以上肿瘤选用15cm×15cm的大辐射器。

2.放置测温针

超声热疗每次加温时均应行肿瘤内测温。测温针为21G的不锈钢探针,针内有2点、3点不等的热电偶,每点相距1.5cm。置入测温探针时根据肿瘤大小、肿瘤所在位置和穿刺难易决定插针数目,测温点尽可能置于肿瘤底部、中心、边缘以及皮肤表面,一般直径5cm以下的肿瘤常放2~5个点,5cm以上肿瘤测温点可放5~10个点。插针可在直视下或在B超或CT引导下进行,皮肤消毒后用2%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将探针插入肿瘤内。插针时注意进针角度和方向,应斜行进针,针柄干扰辐射器与皮肤表面的紧密接触为原则。

3.模拟定位

采用与辐射器同等大小的模拟塑膜贴近肿瘤区域的皮肤表面,将肿瘤的大小、开关画在塑膜上,将不同测温点的位置按数字对应地标记到塑膜的相应位置,然后将模拟定位的结果标记到操作计算机上,将治疗辐射器固定到患者的治疗部位。

4.治疗实施

根据模拟定位的结果在计算机上执行治疗。根据肿瘤深度选择超声热疗的频率,频率越高加温越浅。一般3cm以内选用高频,3cm以上选用低频,有时可两者交替。在总能量开关接通后,可见每个测温点温度逐渐上升,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每个测温点温度的高低,是调整总能量和每个独立单元分区能量的重要依据。

5.治疗观察

热疗治疗时间较长,通常为1h。治疗过程中患者多有不适感、发热出汗疼痛等,治疗中很难保证患者体位不变。因此,治疗中应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观察,并对治疗辐射器进行适当调整。对出汗较多,体质虚弱的患者,于治疗结束后应予观察或输液处理。

注意事项

超声热疗与放射治疗配合可提高表浅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但在临床应用中多数仅用于晚期肿瘤的姑息性治疗,远期生存率的统计资料报道很少。超声热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加热表面的灼热感、局部疼痛、烫伤(红斑、水疱)和骨性刺激痛。超声热疗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治疗期间,治疗后疼痛消失、烫伤愈合,几乎不留后遗症。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超声热疗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超声热疗》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