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霜丸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鹿角霜丸

【处方】 鹿角霜 秋石 白茯苓等分

【制法】 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温肾利湿。治情志不遂,致患膏淋小便如脂膏状,疲极乏力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米汤送下。

【摘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古今医鉴》卷二:鹿角霜丸

【处方】 黄耆(蜜炙)60克 人参60克 白术60克 白茯苓60克 当归(酒洗)60克 川芎30克 肉桂30克 熟地黄60克 茴香(炒)30克 牛膝(去芦)45克 木瓜45克 白芍药(酒炒)60克 川乌(炒)45克 羌活30克 独活30克 肉苁蓉(酒洗)45克 槟榔30克 防风45克 乌药(炒)45克 破故纸(酒炒)60克 木香6克 续断45克 甘草15克 苍术(米泔水浸)60克 附子30克(童便和白面包裹煨)杜仲60克(姜汁炒,去丝)虎胫骨(酥炙)45克 鹿角霜500克

【制法】 上为极细末,酒丸,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温阳补虚,祛风通络。治半身痿弱,二三年不能动履者。

【用法用量】 空腹时米汤送下100丸。

【摘录】 《古今医鉴》卷二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鹿角霜丸

【处方】 鹿角霜1两,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巴戟天(去心)1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两。

【制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生阳气,补精髓。主肾寒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三因》卷十二:鹿角霜丸

【处方】 鹿角霜、白茯苓、秋石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膏淋。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米汤下。

【摘录】 《三因》卷十二

《何氏济生论》卷二:鹿角霜丸

【处方】 薄荷末4两,山药8两,鳗鱼1斤,鹿角霜4两。

【制法】 上用饭甑一具,着底铺薄荷末二两,上铺山药,上又铺鳗鱼(去头尾),上又铺鹿角霜,再以薄荷细末二两盖之,蒸极烂,将鱼骨炙脆为末,共一处捣和为丸。

【功效与作用】 诸虚百损,羸弱不堪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白汤送下。

【摘录】 《何氏济生论》卷二

普济方》卷二一六:鹿角霜丸

【处方】 鹿角霜。

【制法】 上用鹿角带项骨者,不以多少,锯作挺子长三寸,洗净,用水桶内浸,夏三、冬五昼夜,用清水浸,同入釜内煮之,觉汤少,添温汤,日夜不绝,候角酥糜为度,轻滤出,用刀刮去皮,如雪白,放在筛子上,候白干,火焙之。其汁慢火熬为胶。俟角极干,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上热下焦寒,小便不禁

【用法用量】 每服30-40粒,空心温酒、盐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一六

《玉案》卷五:鹿角霜丸

【处方】 鹿角霜4两,白茯苓3两,秋石2两5钱,海金沙2两。

【制法】 上为末,老米糊为丸。

【功效与作用】 膏淋。溺与精并出,混之如糊,如米泔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摘录】 《玉案》卷五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鹿角霜丸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鹿角霜丸》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