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病毒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研究概况

  TT病毒(TTV)是1997年日本学者首先从一例因输血引起转氨酶升高患者的血清中发现的新病毒,由于该患者的姓名字首为TT,而且有大量输血史,故命名为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 TTV)。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该病毒与输血后肝炎发病有关,可能是一种新型的肝炎相关病毒。自从TTV被发现以来,许多国家开展了对它的研究,现已分析阐明了其全基因组结构,并对病原学、流行病学、检测方法、感染与致病性等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文就TTV的主要研究情况作简要综述。   

病原学研究

   1997年末,日本以Nishizawa为首的病毒研究小组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从一例因输血引起转氨酶升高患者的血清中克隆到1个500bp的DNA片段――N22,由于其碱基序列不同于DNA序列资料库中的任何一种基因序列,因而被确定为一种新的病毒基因。随后的实验证明了N22源自一种无包膜的单链DNA病毒,即TTV。现已知TTV为单负链环状DNA病毒,呈球形,直径30~~50NM,无包膜.浮力密度为1.31~~1.34g/ml:曾有人建议将其归为微小DNA病毒科环状病毒科,但因有不完全相同之处,故至今归类尚未确定。TTV基因组长约3.8kb,含有ORF1和ORF2两个开放读码框架,分别编码770个和203个氨基酸。ORF1的N端为富含精氨酸的高亲水区,ORF2编码非结构蛋白。根据第1902~~2257位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将TTV分为2个基因型共4个亚型,即G1a、G1b、G2a和G2b。此段核苷酸有2个保守区,可用作设计PCR引物。我国于1998年报告了TTV全基因克隆及序列测定的结果[2]。国内的TTV序列与日本株的同源性约为98%。

TTV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其基因组核酸序列变异率高,这在DNA病毒是十分罕见的。目前根据核酸序列差异对TTV进行基因分型,但方法和命名尚不统一。早期分型工作是依据N22区(220bp)的核苷酸序列间的差异进行的,称为N22分型法。因该区域核苷酸序列较短且高度变异,故各家报道分型结果不完全一致。随着研究的深入,利用TTV ORF1全序列(约220bp)进行分型是,可将当时报道的变异株TTV分为4个基因群23种基因型。由于后者较N22分型法能更好地反映TTV 高度异质性的特点,因此是较实用的一种分型方法。随后,在此基础上北京大学医学部彭宜红等首次报道了一个新基因群—第5基因群及其11种新基因型,这样就将TTV的基因分型增加到5群34型。

流行病学研究

继TTV 在日本被发现以来,中国、英国、泰国、巴西、印度、新西兰、土耳其、中非等国学者陆续从本国健康人群和不明原因肝病患者的血清中分离到TTV DNA。初步统计,全世界约有10%的TTV感染者,较HBV和HCV的感染率高。我国报道的数据差异较大,综合近两年的10余篇报道,健康人群感染率为13.8%,成年人感染率较儿童高,有年龄累积现象。在肝炎等肝病患者中感染率更高,国内为18%--40%,在日本有的报道高达46%。Okamoto早期报道显示,TTV DNA在献血员、肝硬化、肝癌、血友病人和血液透析者中检出率分别为12%、48%、38%、46%和51%;在非甲-庚型慢性肝病和非甲庚型 暴发性肝炎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6%和47%;在ALT正常和异常的献血员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6.8%和34.6%;在急性肝炎、急性重症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性肝硬变、慢性重症肝炎和原发性肝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8%、12.5%、42.9%、33.3%、22.2%、25%和25%。

TTV主要通过输血血制品传播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多次受血或使用血制品者、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血液透析患者及器官移植者均为TTV感染高危人群。根据对南美不同人群的调查,有输血史者的TTV感染率为18%,无输血史者为4%。在英国,血友病患者TTV感染率为44%,而在日本这一感染率可高达75%。 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先后在胆汁粪便唾液精液乳汁中检测到TTV DNA,某些标本中病毒量甚至比血中高10-1000倍,因此认为TTV也可通过消化道唾液等多途径传播。2001年国内傅恩清等报道TTV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此前国外已有母婴传播TTV的报道。多途径传播可能导致TTV在正常人群中大量存在的主要原因。

自TTV被发现以来,各国研究人员都报道了从不明原因的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各类肝病患者血清中及肝组织中检测出TTV DNA,但TTV是否为隐匿性肝病的致病因子到目前为止仍无定论,存在较大争议,致病机理亦尚不明确。已知持续感染是TTV的特征之一,日本的一个回顾性调查表明,TTV至少可携带5年以上,感染TTV后半年内消失的只占少数。TTV可与HCV重叠感染。据报道,TTV感染者可表现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无症状特长期携带病毒、血清ALT单项升高等,且TTV DNA与ALT水平相关。部分TTV感染者组织内可见灶性坏死汇管区炎症以及脂肪变性等。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地高辛标记的TTV DNA作为探针,对怀疑为TTV感染的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进行检测,阳性率为27.5%。TTV DNA主要要定位在肝细胞核内,肝细胞浆内多呈弱阳性表达。急性肝炎期TTV弥漫小叶内呈不规则片状颁布。所以部分学者认为TTV为一种嗜肝病毒,能引起临床病理改变[8、17、18、19]。但是,更多学者则认为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还不足以支持TTV有引起肝炎及肝外器官疾病的能力,例如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9月1日PubMeb数据库发现,有关TTV致病性研究的论文共55篇,其中74.6%(41篇)认为TTV不致病,10.9%(6篇)致病,14.5%(8篇)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认为不致病的主要证据是:(1)部分学者蝗调查资料表明不同人群的TTV阳性率差异不大;(2)多数TTV阳性者没有肝脏损害的生化、组织学证据;(3)很多经输血或母婴传播的TTV感染者无ALT异常。对母婴传播TTV婴儿随访6个月至3年,也未发现肝炎;(4)合并感染TTV对急性肝炎自然病程无影响;(5)慢性乙肝或丙肝患者合并感染TTV,并不影响病情及慢性化进程;(6)对6只感染TTV猕猴随访半年以上,未见ALT/AST及肝组织学异常;TTV可在黑猩猩体内传代,但亦未引起血清生化或组织病理改变。有学者甚至提出TTV感染也许代表着一种新型的宿主一病毒相互关系,TTV可能是机体珠“正常病毒群”,在一定条件下对人是有益无害的。

检测方法研究

TTV在机体内含量较低而变异性高,因此采用PCR法直接检测血清中的TTV DNA是目前诊断TTV感染的主要手段。由于不同基因区碱基序列的保守性大有区别,故应用PCR法检测TTV DNA时,靶区的选择非常重要。在研究早期,日本学者根据位于翻译区内N22区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套式PCR扩增法(N22 PCR法)检测,发现检出率低,只能检出G1a亚型。后来通过对78例TTV病毒株ORF2区部分基因的序列比较发现,在ORF2区存在一些高度保守的序列,根据这些序列的引物检测TTV DNA,敏感性明显提高,在仅能检测G1型病毒,也能敏感的检测G2型病毒的2个亚型。而以非翻译区作引物进行PCR检测(UTR PCR法),则可将各种基因型的TTV几乎无遗漏的全部检出,这样,对感染某种基因型TTV的一般健康人群可查出80%以上的阳性率,大大高于用N22 PCR法所得的结果。例如2002年我国学者刘玉兰等人采用UTR及ORF1区二套引物进行PCR检测TTV DNA,结果发现TTV在普通人群及肝病患者中均有很高的感染率,分别为87.6%和94%。URT PCR法的建立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进展,使人们对TTV的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途径及致病性等方面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 以原核表达的TTVORF1和/或ORF2蛋白抗原,应用ELISA技术对血清中的TTV抗体进行检测。方法简便,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均优于PCR法。适用于大规模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且依据二抗的不同,还可分别检测IgGIgM型抗体,用于区分TTV近期感染与既往感染,分析TTV感染后的宿主免疫。这些对研究TTV的致病性将有很大的好处。目前国内外已逐步在开展。

综述

几年来国内外这者在TTV研究中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在TTV的分类归属基因分型检测方法感染免疫以及与机体相互关系等方面仍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急需研究的有:不同地区和人群TT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不同地区TTV全基因序列的比较;开发简单高效的TTV实验诊断方法;单纯TTV感染者的临床特点国;TTV能否引起肝炎以及在隐匿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等等。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TT病毒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TT病毒》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