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基本信息

《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12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印发。

发布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委委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订了一批临床路径;同时,对此前印发的有关临床路径进行了整理。现将上述共1010个临床路径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请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导医疗机构结合实际,细化分支路径并组织实施。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

一、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质控和绩效考核相结合

要充分发挥临床路径作为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工具的作用,实施医疗服务全程管理,同时将临床路径管理有关要求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二、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服务费用调整相结合

要注重研究临床路径实施后医疗服务的收费情况,科学测算相关疾病医疗费用,合理控制医疗费用,进一步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三、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支付方式改革相结合

通过临床路径合理测算单病种付费、按疾病相关诊断组付费(即DRGs付费)等支付方式的支付标准,有效推动支付方式改革。

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要提高临床路径实施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临床路径实施效率,加强对临床路径的实时管理和全面统计分析

我委将适时组织对各地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调研。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6年12月2日

临床路径全文

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一、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4版)(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8版,第四篇第二十章,人民卫生出版社),《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中华消化杂志,2012,32(6):361-63)。

1.有持续或者反复出现的血便、黑便和/或粪便隐血阳性;

2.可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低血压昏厥休克等表现;

3.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4版)(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8版,第四篇第二十章,人民卫生出版社),《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中华消化杂志,2012,32(6):361-63)。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

3.内镜、腹部CT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出血的部位和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4.当各种检查不能明确出血灶或者严重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时,需行手术探查。

(四)标准住院日为3–4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2.207,下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血便、黑便等表现,怀疑下消化道出血。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输血前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

(3)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4)肛门直肠指检。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胃肠镜检查;

(2)腹部CT平扫或增强、腹部血管三维重建

(3)肠系膜血管造影;

(4)胶囊内镜或小肠镜。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根据年龄、基础疾病、出血量、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估计病情严重程度。

2.建立快速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3.必要时应置入胃管行胃肠减压或者行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4.输血指征:

(1)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或心率>120次/分。

(2)血红蛋白<70g/L,高龄、有基础心脑血管疾病者输血指征可适当放宽。

5.止血药。

6.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必要时选用。

7.内镜检查:

(1)系下消化道出血病因的关键检查,并且在发现出血病灶时可以在内镜下止血,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进行。

(2)应积极稳定循环和神志状况,为内镜治疗创造条件,检查过程中酌情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术前可行灌肠以清洁肠道

8.血管造影:

活动性出血,每分钟出血量超过0.5ml时,可进行该检查以明确出血的部位和/或出血原因,必要时可行栓塞止血。

9.当各种检查不能明确出血灶或者严重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时,需行手术探查。

(八)出院标准。

1.综合临床指标(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红蛋白、尿素氮、粪隐血实验等)发现出血已经停止,恢复饮食,无再出血表现;

2.未明确出血病灶者,全身情况允许时可出院继续观察。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检查而造成并发症(例如内镜检查造成的肠道穿孔、血管造影引起的造影剂诱发的肾病),造成住院时间延长。

2.因消化道出血而诱发其他系统病变(例如肾功能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建议进入该疾病的相关途径。

3.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休克、意识障碍等均属高危患者,在检查后可能需要特殊治疗手段。

4.通过检查已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二、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ICD-10:K92.207)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4日
日期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安排入院常规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及病情评估

□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输血

□签署输血、内镜和抢救同意书

□活动性出血,无法控制并危及患者生命者,须请相关科室(外科、放射科、ICU)会诊,必要时转入其他流程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入院检查

□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输血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完成内镜检查,必要时内镜下止血

□内镜检查未明确出血部位者,选择其他相应检查

□仍有活动性出血,无法控制并危及生命者,须请相关科室(外科、放射科、ICU)会诊,必要时转入其他流程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特级护理

□病重/病危

□禁食水,记出入量

□静脉输液(方案视患者情况而定)

临时医嘱:

□止血药(必要时)

□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必要时)

□输血医嘱(必要时)

□心电监护(必要时)

□吸氧(必要时)

□监测中心静脉压(必要时)

□保留胃管记量(必要时)

□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型、Rh因子,可经输血传播的常见病相关指标)

□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腹部CT平扫或增强、腹部血管三维重建(必要时)

□内镜检查前感染筛查项目

□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插中心静脉导管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特级护理

□病重

□禁食水,记出入量

□静脉输液(方案视患者情况而定)

临时医嘱:

□止血药(必要时)

□吸氧(必要时)

□血常规、粪常规+潜血、凝血功能

□输血医嘱(必要时)

□保留胃管记量(必要时)

□心电监护(必要时)

□监测中心静脉压(必要时)

□内镜检查,必要时内镜下止血

□腹部CT平扫或增强、腹部血管三维重建、(必要时)

□肠系膜血管造影(必要时)

□胶囊内镜或小肠镜(必要时)

主要

护理

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宣教(消化道出血的知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

住院第3–4天

(出院日)

□已经完成检查,病因已经明确,根据病因进入相关流程

□观察有无检查并发症

□上级医师查房,决定将患者转入其他疾病流程,制定后续诊治方案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

□决定能否允许患者进流食

□继续监测重要脏器功能

□仍有活动性出血,无法控制者,须请相关科室(外科、放射科、ICU)会诊,必要时转入其他流程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特级护理

□病重

□既往用药

□开始进流食(出血已止者)

□静脉输液(出血已止者可适当减少输液量)

临时医嘱:

□针对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治疗(必要时)

□止血药(必要时)

□心电监护(必要时)

□血常规

□记24小时出入量

□吸氧(必要时)

主要

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饮食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