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枢穴,出《灵枢·骨度》。别名长溪大肠募谷门。属足阳明胃经大肠经募穴。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布有第10肋间神经分支,第10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绕脐切痛,水肿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以及肠道蛔虫症,肠梗阻阑尾炎细菌性痢疾,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主治

天枢穴是大肠经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1. 胃肠疾病: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

2.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

定位

1. 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

2.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Akupixstst25.jpg


解剖

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9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9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主治

天枢穴是大肠经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1. 胃肠疾病: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

2.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1~1.5寸。

灸法: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孕妇不可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阑尾炎肠麻痹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

配伍运用

1. 配上巨虚,有解毒清热化湿的作用,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2. 配足三里,有和中止泻的作用,主治小儿腹泻

3. 配上巨虚阑尾穴,有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急性阑尾炎

4. 配大肠俞足三里,有温通气机,调理肠腑的作用,主治肠炎。

5. 配中极三阴交太冲,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

研究进展

1. 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用1%普鲁卡因穴位注射,配合胃肠减压、补液等,治疗后疼痛减轻较快,平均住院天数缩短。

2. 针灸天枢穴为主,在治疗子宫颈癌时发现针或灸产生不同作用。在针刺天枢穴127次治疗中,有111次针后的第二天发生血崩现象。在艾灸天枢穴的197次治疗中,次日发生血崩者仅有3次。

3. 据报道针刺家兔“天枢”,针后1小时白细胞的吞噬活动开始增强,4小时达到高峰。

附注

1. 腧穴释义:天枢。天星名,即天枢星,为北斗星的北斗一,其左连线为北斗二天璇星,右连线为北斗四天权星。该穴之名意指本穴气血的运行有二条路径,一是穴内气血外出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二是穴内气血循胃经运行。本穴气血物质来自二个面,一是太乙穴滑肉门穴二穴传来的风之余气,其二是由气冲穴与外陵穴间各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胃经上、下两部经脉的气血相交本穴后,因其气血饱满,除胃经外无其它出路,因此上走与胃经处于相近层次的大肠经,也就是向更高的天部输送,故名。

2. 长溪长谷。长,源源不断也。溪,水流的路径也。谷,狭谷也。长溪、长谷名意指本穴的气血强盛,向外输出源源不断。本穴物质由胃经上下二部汇聚而成,其气强盛,源源不断地输往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故名。

3. 谷门、谷明。谷,胃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明,可见之物也,指本穴气血强盛,外输气态物为可见之物。谷门、谷明名意指胃气由本穴源源不断地输送大肠经。理同天枢名解。

4. 循际、循元。循,循气血运行的固有道路运行也。际,际会也。元,本元也。循际、循元名意指本穴的气血强盛,循气血物质的固有通路外输大肠经。理同天枢名解。

5. 补元。补,充补也。元,本元也。补元名意指本穴的气血强盛,为人体后天之气的充补之元。人体之气分为多种,有元气宗气、神气等等。元气为先天之气,也就是肾气,它与生俱来,不可改变。元气为人的先天之本,它随着人的生长发育而不断消耗,但元气的消耗随人体后天之气的盛衰而改变,后天之气盛则元气消耗慢,后天之气衰则元气消耗快。同理,补充了人的后天之气也就是间接地补充了人的元气,本穴输出的强盛之气即是有补充强化人体后天之气的功用,故名为补元。

6. 大肠经之募穴。因本穴气血强盛,气血物质与大肠经特性相符,向外传输是输入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为大肠经气血的主要来源之处,故为大肠经募穴。   

文献摘要

《千金方》:小便不利……灸天枢百壮。天枢,主疟振寒,热盛狂言。天枢,主冬月重感于寒则泄,当脐痛,肠胃间游气切痛。

针灸大成》:妇人女子症瘕,血结成块,漏下赤白,月事不时。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天枢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天枢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