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先天性感染疾病的最常见的病因,能引起胎儿婴儿严重损害,甚至死亡。尤其重要的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妊娠期由于免疫机制内分泌环境的改变,可使宿主细胞病毒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使潜伏的病毒再活动。初次感染者1%~5%孕妇出现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间质性肺炎等。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者占全部新生儿的0.5%~2.5%,其中临床有异常表现者占15%~33%,10%发生永久性损害。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肝胆湿热下注,阻于阴部而成。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巨细胞病毒(CMV)引起的一种全身感染疾病,近年已被列为性传播疾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特征性癌变为感染细胞增大,细胞核细胞质内分别出现嗜酸性嗜碱性包涵体。巨细胞病毒具有潜伏活动的生物学特征,多为潜伏感染,可因妊娠而被激活。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避免感染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西医治疗

1.于妊娠早期确诊孕妇患巨细胞病毒感染,或立即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或等待至妊娠20周时抽取羊水脐静脉血检查特异性IgM,若为阳性应中断妊娠进行引产,以免出生先天缺陷儿。

2.于妊娠晚期感染巨细胞病毒或从宫颈管分离出病毒,无需特殊处理,妊娠足月临产后,可经阴道分娩,因胎儿可能已在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由于新生儿尿液中可能有CMV,故应使用一次性尿布,或用过的尿布做消毒处理。

3.乳汁中检测出巨细胞病毒的产妇,应停止哺乳,改用人工喂养为宜。

4.抗病毒药物对巨细胞病毒感染孕妇并无实际应用价值,阿糖胞苷阿糖腺苷8-10mg/(kg.d)静脉滴注可能有效。大剂量干扰素抑制病毒血症,使病情见好转。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病因

孕妇患巨细胞病毒感染可以垂直传播胎儿

1、母婴垂直传播也是巨细胞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包括由于宫内感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尤以妊娠最初三个月胎儿感染率最高,妊娠后期通常不引起胎儿感染。

2、产道感染,隐性感染的孕妇,在妊娠后期巨细胞病毒可被激活,从宫颈管排巨细胞病毒,胎儿在分娩过经软产道时,接触或呑咽含病毒的宫颈分泌物或血液而感染。

3、出生后感染,产妇唾液、乳汁、尿液中均含有巨细胞病毒,通过密切接触、哺乳等方式感染。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症状

孕妇在妊娠期间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多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体征,能长时间呈带病毒状态,可经唾液、尿液、乳汁、宫颈分泌物排出巨细胞病毒

少数出现低热疲乏无力头痛咽痛肌肉关节酸痛白带增多颈部淋巴结肿大、多发神经炎等。

若为原发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胎儿先天异常的发病率高且病情严重。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除根据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史和患儿的临床表现外。主要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若为宫内感染,出生时从新生儿尿液或脑脊液中能检出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或从脐血新生儿血中检测出巨细胞病毒IgM,具有诊断价值。若为产道感染,至少于生后2周方能从新生儿尿液中检出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此外,新生儿尿液、胃洗出液、脑脊液沉渣作涂片染色后,在光镜下查到巨大细胞内含典型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同样具有诊断价值。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查化验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血清巨细胞病毒IgGIgM;

(2)孕妇宫颈脱落细胞或尿液涂片行Giemsa染色后,在光镜下检测脱落细胞核嗜酸性嗜碱性颗粒,见到巨大细胞包涵体,这种特异细胞称猫头鹰眼细胞,具有诊断价值;

(3)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巨细胞病毒DNA,此法简便、快速、敏感;

(4)PCR技术扩增巨细胞病毒DNA,短时间内获满意结果。有资料表明,我国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为8.82%,新生儿脐血清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为2.32%;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孕妇血白细胞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为8.7%,母乳汁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为10.26%。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依据病原学血清学检查鉴别。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并发症

可发生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若存活,约有10%新生儿出现低体重、黄疸紫癜肝脾肿大智力障碍视网膜脉络膜炎、脑内钙化、小头症等。多数患儿出生后数小时至数周内死亡,幸存者多有智力低下、听力丧失和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远期后遗症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