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孢子虫病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治疗方案

迄今对此病尚无比较满意的治疗方法,阿苯哒唑、磺胺异恶唑伊曲康唑灭滴灵等可试用。加强对腹泻病人的检查并及时治疗,减少传染源

疾病分类

消化内科

疾病概述

随不同种类的病原感染症状有差异。墨吉对虾、中国对虾肌肉寄生的微粒子虫,使肌肉变白浑浊,不透明,失去弹性,故有人称之为乳白虾或棉花虾;墨吉对虾卵巢感染八孢虫后,背甲往往呈橘红色。微孢子虫病是一种慢性型疾病,通常病虾逐渐衰弱,最后死亡。

预防:(1)严格挑选亲虾,发现带病者废弃不用。(2)做好虾池清淤消毒,对有发病史的虾池更要严格消毒。(3)发现病虾、死虾及时捞出并销毁,防止被健康虾吞食。

治疗:目前尚无有效方法,可试用磺胺二甲嘧啶,按每千克虾体,每天用药0.8~1克,制成药饵,连续投喂15~20天,停3天,再继续第二个疗程。

疾病描述

微孢子虫属微孢子门、微孢子目。迄今从人体中至少已发现有5个属的微孢子虫,它们是匹里虫属、小孢子虫属、脑炎微孢子虫属、肠上皮细胞微孢子虫属和微孢子虫属。微孢子虫分布很广,以往已知是一种动物病原体,80年代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它具有感染人的能力,引起微孢子虫病。

形态生活史成熟孢子为卵圆形,其大小因虫种而异,约为0.8—1μm×1.2—1.6μm,具折光性,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姬氏或HE染色,着色均较淡,孢子壁光滑。电镜下可见孢子壁由外两层构成。内比里面有一极薄的胞膜,细胞核位于中后部,围绕细胞核有一螺旋形极管(或称极丝)。孢子的前端有一固定盘与极管相连,形成一突起,后端有一空泡,孢子母细胞呈香蕉形,一端较尖,一段钝圆,大小为3—5μm×4—8μm。HE染色。细胞核位于虫体中部呈深紫红色,核与外膜之间有管状物,着色较淡。消化道为孢子虫感染是由于成熟孢子被吞入后侵入肠壁细胞所致。其他部位的感染则是微孢子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后,通过血循环而到达不同部位。当孢子受到刺激后,其极管伸出,刺入临近细胞,将其有感染性的孢子质注入新的宿主细胞而使其感染。随着其在宿主细胞内生长、增殖、逐渐向周围细胞扩散经血循环播散至肝、肾、脑、肌肉等其他组织器官

不同的为孢子崇德发育周期虽有不同,但都由裂体增殖开始并扩散到其他细胞,然后是孢子增殖,且都在同一宿主体内进行。一般3—5天为一周期,无有性生殖期。有些为孢子虫是在宿主细胞胞浆中的纳虫空泡内生长繁殖,有的则直接在宿主细胞胞浆中生长。

症状体征

该虫所致典型特异性病变为局灶性肉芽肿、脉管炎及脉管周围炎。消化道为孢子虫感染好发部位为空肠,其次为十二指肠远端。

人微孢子虫病起病缓慢,潜伏期为4—7个月。症状因感染部位而异。肠道微孢子虫病主要症状为消瘦慢性腹泻大便水样,4—8次/d,无粘液或肿血,伴有恶心、食欲不振或腹痛中枢神经系统受染患者头痛嗜睡、神志不清,呕吐、躯体强直四肢痉挛性抽搐等症状。角膜炎病人有畏光、流泪、异物感、眼球发干、视物模糊等症状。肌炎病人出现进行性全身肌肉乏力与挛缩,体重减轻,低热及全身淋巴结肿大。微孢子虫肝炎病人早期有乏力、消瘦,后出现黄疸腹泻加重,伴发热并迅速出现肝细胞坏死

该病病人多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但多数病人可能有艾滋病或HIV抗体阳性,或有同性恋史或其他原因的免疫功能受损情况,电镜检查病原体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利用染色的活组织印片、涂片或切片光镜检查,也具有诊断价值,且易于推广。粪便直接涂片用改良三色液染色,孢子壁呈鲜樱红色。另外,鸡胚、小鼠腹腔接种或ELISA免疫学诊断也可试用。

疾病病因

同性恋史或其他原因的免疫功能受损者容易感染微孢子虫。

病理生理

消化道为孢子虫感染是由于成熟孢子被吞入后侵入肠壁细胞所致。其他部位的感染则是微孢子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后,通过血循环而到达不同部位。当孢子受到刺激后,其极管伸出,刺入临近细胞,将其有感染性的孢子质注入新的宿主细胞而使其感染。随着其在宿主细胞内生长、增殖、逐渐向周围细胞扩散或经血循环播散至肝、肾、脑、肌肉等其他组织器官。

诊断检查

电镜检查病原体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利用染色的活组织印片、涂片或切片光镜检查,也具有诊断价值,且易于推广。粪便直接涂片用改良三色液染色,孢子壁呈鲜樱红色。另外,鸡胚、小鼠腹腔接种或ELISA等免疫学诊断也可可试用。

鉴别诊断

目前这方面资料暂时缺乏。

并发症

目前这方面资料暂时缺乏。

预后及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增强机体免疫力,可减少感染的机会。

流行病学

微孢子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广泛分布于非、欧、美等地。男性病人明显多于女性,各年龄组均可受染,人类为孢子虫感染与宿主的免疫功能严重地受到抑制有密切关系。国外报道,约20%患慢性腹泻的艾滋病病人系此虫所致。瑞典某医院的1/3同性恋者血清抗微笑孢子虫抗体呈阳性。此外,不少患疟疾丝虫病结核病的人血清中也存在抗微孢子虫抗体。据统计(1998),香港地区发现人体为孢子虫感染14例,其中1995年发现10例,1996年发现4例。

特别提示

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增强机体免疫力,可减少感染的机会。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微孢子虫病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微孢子虫病》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