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阑尾炎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瑾-3.jpg
慢性阑尾炎.jpg

慢性阑尾炎是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诸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织粘连等。 慢性阑尾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慢性阑尾炎起病隐匿,症状发展缓慢,间断发作,病程持续较长,几个月到几年;病初无典型的急性发作史,病程中也无反复急性发作的现象。继发性慢性阑尾炎是首次急性阑尾炎发病后,经非手术治疗而愈或自行缓解,其后遗留有临床症状,久治不愈,病程中可再次或多次急性发作。

病因

1.阑尾壁狭窄(30%)

如以前患过急性阑尾炎,用药治愈后,阑尾壁结疤使阑尾壁变小。同时也能减弱阑尾的蠕动功能。这是导致阑尾炎的病因之一。

2.阑尾腔内导物(30%)

阑尾腔内导物易导致阑尾炎的出现,如粪块、小果核、蛔虫等,这些也都是引起阑尾炎的病因的因素。

3.淋巴组织肿大(10%)

阑尾炎的病因与阑尾壁上的淋巴组织肿大有关,阑尾炎肿瘤等也可以导致梗阻,这也是引起阑尾炎的病因之一;阑尾腔内有许多细菌,发生梗阻后容易引起阑尾炎的发炎,使血栓形成堵塞血管,产生坏死感染而发病。

预防

预防阑尾炎,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调节,少吃多餐,忌暴饮暴食,饭后不要马上进行剧烈的运动等。

慢性阑尾炎饮食没有太多禁忌,若腹痛发作,及时看外科。

慢性阑尾炎药物只能缓解,无法治愈,既然是慢性,在治愈之前就有可能复发,且复发的可能性很大,会反复发作,否则也不称其为慢性阑尾炎了,在怀孕期间也可复发,可导致妇科盆腔炎,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方法,术前须通过灌肠造影进一步确诊。

保持乐观的精神。忧愁、郁闷、恼怒、悲伤等不良情志刺激,情绪变化,容易打破人的神经系统的平衡,导致神经失调,尤其是植物神经紊乱。植物神经紊乱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胃肠道的功能失常是其常见表现之一。在精神刺激作用下,胃肠道发生痉挛、弛缓等,导致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可诱发阑尾炎。因此,应当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乐观开朗。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不斤斤计较而泰然处之,避免剧烈的情绪变化。

调节寒温。注意季节、气候变化,适时地调节自身机体与自然界关系,天热减衣,天寒添衣,尤其是保证腹部免受寒冷刺激,维护胃肠道的正常功能状态。

常见症状

(1)腹部疼痛:主要位于右下腹部,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数病人在饱餐,运动,劳累,受凉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病程中可能有急性阑尾炎的发作。

(2)胃肠道反应:病人常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纳不佳。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病人可伴有便秘

(3)腹部压痛:压痛是唯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但有时可触到胀气盲肠

(4)间接体征:各种特定的压痛点如麦氏点、兰氏点及腰大肌征、罗氏征,在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中无意义。

临床检查

胃肠钡透和纤维结镜检查有一定帮助,回盲部钡透如出现显示的阑尾有压痛,阑尾呈分节状,阑尾腔内的钡剂排空时间延长及阑尾未显影等,均为慢性阑尾炎的特征。 纤维结肠镜可直接观察阑尾的开口及其周围的粘膜的变化和活检,尚可对阑尾腔进行造影,对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可正常或略高,急性发作时,白细胞升高明显,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1.X线钡剂灌肠检查: 可见阑尾显影有中断,扭曲,排空迟缓,并因粘连不易被推动等,如阑尾腔已全闭塞,则不显影,该检查对无典型的发作史的病人有重要意义,钡灌肠检查不仅可明确压痛点位于阑尾处,重要还在于排除可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其他疾病,如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盲肠结核或癌肿,内脏下垂等。 2.超声检查: 也很重要,用以排除最易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慢性胆囊炎,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女性的慢性附件炎及慢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等。 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而行手术者中约35%术后症状未见改善,均系其他疾病误诊为慢性阑尾炎,可见其误诊率之高和术前鉴别诊断的重要。

诊断鉴别

诊断

诊断慢性阑尾炎并不容易,其确诊必须建立在排除一切可以引起右下腹疼痛和压痛疾病的基础上,因此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应持慎重态度。

右下腹不显或不规则隐痛是主要的临床表现,偶有其他消化道症状如排便次数增多或腹部饱胀感等,右下腹轻度压痛是主要体征。

反复(间歇)发作性阑尾炎曾有较明确的急性阑尾炎发作史,以后间歇性反复发作,但均属亚急性性质,发作时常有反射性胃部不适,腹胀,便秘等症状,比较肯定的为右下腹疼痛和局部压痛,并不严重,多次发作后,右下腹还可以扪到索状质硬的阑尾,触之即痛,因此临床上容易识别,至于无急性阑尾炎发作史者,病史不清,症状体征又不典型,诊断较难,病人往往有经常性右下腹绞痛性发作,疼痛程度不一,多数为隐痛,平时有较多的胃肠道疾病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食后胃部不适,便秘或轻度腹泻等,均无特点,较多的和较集中的临床表现还是右下腹疼痛和压痛,涉及范围较广,但仍以阑尾点为中心。

对曾有急性阑尾炎发作史,以后症状体征比较明显的反复(间歇)发作性阑尾炎,诊断并不困难,而对无急性阑尾炎发作史的慢性(梗阻性)阑尾炎,明确诊断是关键问题,钡灌肠检查帮助较大,最典型的发现是钡剂充盈阑尾,发现阑尾狭窄变细,不规则,间断充盈,扭曲,固定,并可扪到显影的阑尾有明显压痛,有时阑尾不充盈或仅部分充盈,局部有压痛,也可考虑为慢性阑尾炎的表现,此外,阑尾充盈虽然正常,但排空延迟至48h以上,也可作为诊断参考。

鉴别

与慢性阑尾炎需要鉴别的还有妇科的附件炎,通常伴有腹痛,白带增多,多为隐痛,如果长年疼痛,部位不明显,又缺乏内脏功能失调的表现,时发时息,多数可能是官能性疼痛,输尿管结石有时也表现为慢性腹痛,肠痉挛,结肠炎等有时也有慢性疼痛。

并发症

少数因治疗不及时或机体抵抗力低下而出现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阑尾穿孔引起的腹膜炎和阑尾周围脓肿,如并发阑尾系膜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细菌或含菌血栓可沿静脉回流入肝而形成肝脓肿,如果阑尾根部阻塞,粘膜上皮分泌的粘液潴留致阑尾高度膨胀称阑尾粘液囊肿或伴发化脓称阑尾积脓,粘液囊肿穿透阑尾壁,粘膜上皮和粘液进入腹腔后种植在腹膜表面可形成腹腔假粘液瘤。

治疗

西医治疗

慢性阑尾炎药物只能缓解,无法治愈。既然是慢性,在治愈之前就有可能复发,且复发的可能性很大,会反复发作,否则也不称其为慢性阑尾炎了。在怀孕期间也可复发,可导致妇科盆腔炎。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方法,术前须通过钡灌肠造影进一步确诊。 慢性阑尾炎一旦确诊,仍以手术切除阑尾为其治疗方法。如估计粘连较多,或诊断不能完全明确时,应采用右中下腹直肌切口,以改善暴露和便于探查其他脏器。慢性阑尾炎手术既作为治疗,也可作为最后明确诊断的措施。发现阑尾增生变厚、系膜缩短变硬,阑尾扭曲,周围粘连严重,则可证实术前慢性阑尾炎的诊断正确。如发现阑尾基本正常,或稍有炎症表现与临床不符,则应首先详细探查邻近有关器官,如盲肠、回肠末端、右侧输卵管等。在探查过程中如发现有胃十二指肠或胆囊疾病时,则可在上腹部右旁正中另作切口作进一步探查,以发现正确病因而予以处理。阑尾切除术后,慢性阑尾炎所引起的腹痛等症状应即消失,如术前症状仍然存在,必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腹痛的病因。

中医治疗

方一:

【方药】大黄,芒硝,连翘、银花,红藤,元胡,木香、桃仁,丹皮。水煎服,每日1剂。

【治法】本方清热通腑,行气活血,适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阑尾炎。

【症状】主要症状如右小腹隐痛拒按,持续或阵发,或疼痛初在上腹部,或先绕脐疼痛,随后转移至右天枢穴附近,可伴腹皮挛急,脘胀纳呆,恶心嗳气,微热,大便正常或秘结。舌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滑、弦滑数或细涩。

方二:

【方药】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大黄,川楝子、丹皮,赤芍,虎杖。水煎服,每日1剂。

【治法】本方清热解毒,化瘀消痛,适用于热蕴所致阑尾炎。

【症状】主要症状如:腹痛拒按,右下腹压痛较明显,有反跳痛,腹皮挛急,或可扪及包块,伴身热口渴食少脘痞,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黄少津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方三:

【方药】银花,连翘,黄芩、生地、玄参,生甘草,大黄,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冬瓜子。水煎服,每日1剂。

【治法】本方清热解毒,通腑排脓,适用于脓毒溃散所致的阑尾炎。

【症状】主要症状如:腹痛自右下腹扩展至全腹,痛势剧烈,腹皮紧急,全腹压痛,反跳痛,高热不退或往来寒热,面红目赤,唇干口臭,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大便溏薄而秽臭不爽,小便频数似淋,舌质红降而干,苔黄糙起刺或黄厚而腻,脉弦滑数或细数。

方四:

【方药】白芍,甘草、柴胡,枳壳、丹皮、黄柏。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重者加倍服。本方适用于急、慢性阑尾炎。

方五:

【方药】苡米。清水煮烂为粥,稀稠适度,分1--2次服食,每日1剂。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恢复期及慢性阑尾炎。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阑尾穴、足三里、阿是穴

配穴:恶心呕吐加上脘、内关;发热加曲池、尺泽;腹胀加大肠俞、次髎 。

阑尾穴位置:足三里穴下约2寸处。

阿是穴位置:系右下腹压痛最明显点(麦氏点)(下同)。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主穴,每次取2~3穴。如某些症状明显,酌加1~2个配穴。操作上,除尺泽以三棱针刺血外,余穴均以大幅度捻转结合提插之泻法,行强刺激1~2分钟,留针30分钟~1小时,隔5~10分钟运针1次。亦可接通G6805电针仪,用疏密波,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每日针1~2次。

(三)疗效评价

根据近年来各地报道,针灸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轻型化脓性阑尾炎,平均有效率在85%~90%左右。还有人曾对461例患者的远期疗效进行随访(随访19~21年)。结果,未行手术率为38.9%,未复发率为31.4%[5]。表明,针灸治疗的远期疗效也较巩固。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膝四、大横

膝四穴位置:右膑骨外缘上4寸。

(二)治法

主穴均取。令患者仰卧屈膝,以28号2寸毫针直刺膝四穴,快速进针,深度以得气为度,采用拇指向后、食指向前捻转手法,使其针感沿大腿向上传导,以过腹股沟到小腹为佳。大横穴,可沿腹向下呈45度角斜刺,以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捻转之法,促使针感向下传道至腹股沟,使两侧针感相接。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捻转1次。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以本法共治急性阑尾炎患者750例,短期内治愈735例,占98.0%。余15例中,6例系慢性阑尾炎长期反复急性发作者,局部形成肿块,另9例系急性穿孔,予以手术治疗[7]。

拔罐(之一) (一)取穴

主穴:神阙、膈俞。

配穴:天枢、中脘、关元、阑尾穴。

(二)治法

令患者先取仰卧位,针刺配穴,每次选2~3穴,得气后用强刺激泻法,留针一小时左右。留针期间,每隔10~15分钟捻转提插一次。取针后,嘱病人转成坐位,用皮肤针弹刺主穴,至局部潮红并轻度出血,之后在神阙穴吸拔大罐,膈俞穴左右分别吸拔中罐。留罐15~20分钟,以局部皮肤呈深红色为宜。上述方法,根据症情,每日治疗1~2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50例,均获临床治愈,其痊愈率达100%[8]。

拔罐(之二)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府舍、腹结、阑尾穴;2、大横、阿是穴、阑尾穴。

配穴:恶心、呕吐加上脘,反跳痛明显加天枢,体弱加关元。

(二)治法

每次取一组主穴,阑尾穴取双侧,余取右侧。据症加配穴。腹部穴除关元外,均用三棱针快速点刺5~10下后,立即拔罐,关元穴仅拔罐不点刺,均留罐15分钟。阑尾穴仅针刺,进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中间行捻转泻法1次。两组主穴可交替轮用。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歇3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46例,治愈28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9]。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阑尾穴

(二)治法

药液:注射用水。

阑尾穴双侧均取。体质强壮、针感迟纯者,针尖向上斜刺与皮肤呈45度角,注射速度稍快,每穴10毫升,5分钟内注射完毕;体质弱或针感强者,针尖直刺或向下斜刺,每穴5毫升,缓慢推入。每日1次,3~4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97例,均在一疗程内治愈。随访1~5年未见复发[10]。

耳针 (一)取穴

主穴:新阑尾点。

配穴:发热加皮质下、耳轮,呕吐加迷根。

新阑尾点位置:位于对耳轮耳腔缘,在臀与腰椎之间。

(二)治法

主穴,每侧注入注射用水0.2毫升左右,每日2次 ,症情缓解后每日1次。依据症情酌配配穴1~2穴。用毫针刺法,探得敏感点以后,速刺入快速捻转,刺激宜强,持续捻转2~3分钟后,留针30分钟~1小时,其间可行间断刺激。每日1~4次。耳轮穴用刺血法,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1]痊愈:自觉腹痛消失,腹部压痛和反跳痛消失,血象恢复正常;[2]有效:一般情况改善,腹痛缓解,腹部压痛及反跳痛减轻或消失;[3]无效:治疗前后未见改善,甚至恶化者。

共治疗80例(包括15例慢性阑尾炎),结果痊愈74例,有效4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7.5%[6]。

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饮食保健

日常保健

适量饮水。既可以中和胃酸,减轻胃液对溃疡面的刺激,同时还可补充因腹泻造成的身体轻度脱水。

调节饮食结构,宜选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有蛋白质的食物; 宜多食含丰富纤维素的食物,增加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饮食保健

慢性阑尾炎食疗:(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1、用生姜、芋头等量,芋头削皮切碎,捣烂如泥,生姜捣烂绞汁,同搅拌再加入适量面粉,搅如糊状,据患部大小摊于布上贴患部,1日更换2次,3天后即可除痛。

2、鸡血藤100克,地丁50克,川楝子25克,每日1剂,水煎两次混合后分2次服。

3、薏米50克,冬瓜籽25克,丹皮,,桃仁,紫花地丁各15克加水300毫升(6两),煎到100毫升,煎2次混合后分两次服,每日1剂。

4、红藤,忍冬藤各100克,生大黄15克,水煎后加黄酒1小杯分两次服,每日l剂。

5、银花,公英各50克,丹皮25克,大黄15克,赤芍12克,川楝子,桃仁,甘草各9克,每天l~2剂,水煎后分2-4次服。

不宜食用

1、 禁止饮酒,忌食生、冷、辛辣食品。少食油炸及不易消化食物。对于温热性质的动物肉如羊、牛、狗肉应该节制。

2、 避免暴饮暴食,做到少食多餐。

3、 防止过度疲劳。因为过劳会使人体抗病能力下降而导致病情突然加重。

4、 慎用药物,特别是一些解热镇痛药和消炎药,对胃肠刺激较大,严重时还会引起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最好不用或少用。

李瑾-3.jpg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慢性阑尾炎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慢性阑尾炎》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