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突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扶突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水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副神经,深层内侧有颈升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吞咽困难,暴喑,瘿气瘰疬等。

定位

扶突穴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Akupixlili18.jpg

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间颈阔肌中,深层为肩胛提肌起始点;深层内侧有颈升动脉;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副神经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配伍

合谷穴瘿气

别名

水穴,水泉穴

穴义

大肠经经气在此吸热上行。

名解

1)扶突。扶,帮助、扶持也。突,冲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在外热的扶助下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天鼎穴蒸发上行的水湿之气,性滞重,至本穴后无力上行于天,是在心的外散之热扶助下才得以上行,故名。

2)水穴、水泉穴。穴名之意皆指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为头面天部的水湿之源,故名水穴、水泉穴。

功能作用

为天部层次提供水湿,清润肺气

治法

寒则补之,湿热则泻之。

临床应用

急性颈僵直: 急性颈部僵直主要表现为颈项疼痛,活动不利,多为颈部肌肉处于过度紧张状态或者由于风寒侵袭颈部经络,导致颈部气血运行受阻,气血不调,血凝气滞,经络闭塞所致。临床通过针刺扶突穴,可以调节颈部神经,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湿逐寒、解痉止痛,使颈部功能恢复正常。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扶突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扶突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