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出血热
新疆出血热(Xinjiang hemorrhagic fever;XHF)是由病毒引起、硬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头痛、出血、低血压休克等为特征。
治疗措施
根据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采用综合疗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减轻病情发展。发热早期病人给予静脉输液,补充足量液体和电解质,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一定疗效。近年来应用被感染的羊血清制备成冻干治疗血清,早期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用法:皮肤过敏试验阴性者,应用治疗血清10~15ml,一次肌肉注射。病毒唑,因对本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早期治疗可能有一定的效果。重型病人出现休克,腔道出血,肺水肿等,可参照流行性出血热治疗。
诊断
主要依靠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有效牧或野外工作史,有与羊、兔、牛等或急性期病人接触史、蜱类叮咬史等。临床表现有急骤起病、寒战、高热、头痛、腰痛、口渴、呕吐、粘膜和皮肤有出血点,病程中有明显出血现象和(或)低血压休克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均减少,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等双份血清抗体效价递增4倍以上者可以确诊。
本病应与流行性出血热鉴别,流行性出血热有一定流行地区,临床上有明显的肾脏损害和五期经过,血清学试验可以区别。
病原学
本病病原体为虫媒RNA病毒,呈圆形或椭圆形,外面有一层囊膜,直径为85~105nm,归类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内罗病毒属(Nairovirus)。本病毒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 congo hemorrhagic fever,CCHF)病毒为同一病毒。对新生的小白鼠,大白鼠,金黄色地鼠均有致病力,并可在乳鼠脑、鸡胚体、地鼠肾、小白鼠肾、乳兔肾及Vero-E6细胞中繁殖和交叉传代。对脂溶剂、乙醚、氯仿,去氧胆酸钠等敏感。在pH3.0以下作用90分钟,56℃30分钟均可灭活。低浓度甲醛可使其灭活而保持其抗原性。真空干燥后在4℃可保存数年。
病理改变
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及脆性增加,导致皮肤粘膜以及全身各脏器组织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实质性器官肝、肾上腺,脑垂体等有变性、坏死,腹膜后有胶冻样水肿。
流行病学
本病于1944年发现于俄国的克果米亚,1956年又发现于非洲的刚果。1965年在我国首先发现于新疆的巴楚地区,塔里木河流域两岸为本病的自然疫源地,以上游较为严重,在北疆和南疆地区经常出现新的自然疫源地,除新疆外,1982年在云南地区发现数例本病抗体阳性的病人。1988年在青海半荒漠地区的绵羊血清中有阳性抗体存在,1991年在四川草原的绵羊血清中也查到本病的阳性抗体,说明本病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存在着较广泛的自然疫源地。俄国的克里米亚,顿河下游,伏尔加河盆地,以及非洲等地均有本病流行,亦称克里米亚出血热(Crimean hemorrhagic fever,CHF),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 Congo hemorrhagic fever,CCHF)。
传染源主要是疫区的绵羊和塔里木兔,此外,山羊、牛、马、骆驼、野兔、狐狸也可能为本病的传染源,急性期病人也是传染源。亚洲璃眼蜱(Hyatomma asiaticum,一种硬蜱)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蜱主要存在于胡杨树下的树枝落叶内,通过叮咬传播给人和动物,病毒可经蜱卵传代,故亚洲璃眼蜱也是本病毒的储存宿主。此外,接触带毒的羊血或急性期病人的血液通过皮肤伤口感染人,摄入病毒污染的食物也可感染本病。
人群普遍易感,但以青壮年为多,发病与放牧有关。疫区人群有隐性感染、发病后第6天出现中和抗体,两周达高峰,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季节为3~6月,4~5月为高峰,呈散发流行。
临床表现
潜伏期2~10日。起病急骤,寒战、高热、头痛、腰痛、全身痛、口渴、呕吐、面与胸部皮肤潮红、球结膜水肿、软腭和颊粘膜出血点、上胸、腋下、背部有出血点和出血斑、有鼻衄。热程约1周。热退前后出现低血压休克、出血现象,如消化道出血、血尿、子宫出血等,病程约10~14日。无少尿期和多尿期经过。
辅助检查
血象中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减少,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有异常淋巴细胞。尿有蛋白。粪便隐血试验大多呈阳性。出血、凝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
病毒分离,取早期病人血液可分离到病毒。
血清学试验有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反向被动血凝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双相免疫扩散试验等,双份血清抗体效价递增4倍以上者有诊断意义。
预防
防蜱、灭蜱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莱姆停有一定的驱蜱作用,神州冠、雷达气雾剂和卫害净均有明显的灭蜱效果。隔离病人,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预后
本病病死率高,一般在25%左右。重型病人有严重出血现象或休克者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