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杞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施杞(1937年-),男,汉族,江苏省东台市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63年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主任,教研室主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人物简历

目前兼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骨伤科学会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科委中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执行主席、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评审委员,全国中医药临床医学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新药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九五”国家中医药科技攻关专家委员会委员等。1993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评选为上海市名中医,1996年评为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被美国普林士顿大学、新加坡中医学院、日本关西针灸大学、欧洲中医学院等8个国外院校聘为客座教授。曾拜全国著名老中医石筱山石幼山教授为师,系统地学习研究中医骨伤科理论和石氏伤科经验,并兼收并蓄,吸收魏指薪、王子平等沪上名家的伤科特长,成为中医骨伤科的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人物成就== 他提倡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应取“一体二翼”的大鹏战略, 即以坚持继承中医药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主体,以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积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为二翼,实现在继承中创新,推进中医药事业在新世纪的腾飞。他重视中医骨伤科临床与实验研究,由他主持的《益气化瘀法治疗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986年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痹症的实验模型和现代病理基础》1990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益气化瘀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1990年获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65篇,参加二版、五版《中医伤科学》编写;担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骨伤科分册》编委,撰写“内伤”篇;担任《辞海》主要撰稿人,负责撰写骨伤科条目。主编《病案学全书》、《实用中国养生全书》、《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临床中医脑病学》、《中国中医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历代中医学术论语通解》、《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骨伤科学》、《家庭实用中医全书》、《中国食疗大全》、《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中国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古医籍选读》等学术著作。主持召开12次全国骨伤科学术研讨会,参加5次国际学术会议,指导博士后1名,培养博士生10名,硕士生9名,带徒2名,带上海市中医希望之星2名。==研究方向== 围绕“脊柱慢性损伤”开展系列研究,先后中标10项课题,在建立3个颈椎病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初步揭示了颈段动、静力平衡失调导致颈椎病发生和风寒湿加速颈椎退变的规律;证实咽喉部感染与颈椎病发生有一定相关性;中药有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研究发现椎体骨赘形成主要是软骨终板软骨细胞化生的结果;提出椎体骨质疏松可能加速椎间盘退变;运用益气化瘀利水方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良好疗效,拓宽了该病的治疗手段。临床擅长医治各类脑病和脊椎病,对脑外伤、脑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折不愈合、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及各类风湿痹证有较深入的研究。他崇尚易水学派,注重护养脾胃。治疗颅脑损伤等内伤,主张“瘀阻经络,从论治”;对于脊椎病及伤科内损病、杂病等主张“临证三辨,衷中参西”;治疗骨折,在分早、中、后三期基础上,予以“摸、整、稳、运、治、调”六法;治疗脱位,强调“一清、二巧、三稳定”的原则。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同治、脾肾并养、内外兼顾、调治结合”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 一、崇尚易水学派,继承石氏伤科特色

施氏崇尚易水学派,并成为其学术思想形成的重要来源。临床立方用药,注重涵养脾胃,循守“以胃气为本”。十分推崇薛己“治病求本,务滋化源”之说,“化源即生化之源,人体后天生化之源,当属脾胃之元气,土为万物之母,非土不能生物,惟土旺则万物昌盛,人体诸脏方能得到滋养,生气才能盎然勃发”,乃深刻阐明了化源之理。临床上,施氏常用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治愈因脾虚弱、又久而及肾、阴血不生之骨伤疾病,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些病例,叠用活血化瘀、祛痰通络而不效,乃至施行血管移植手术未能治愈,运用调补脾肾之法却往往取得满意疗效。施氏临证还十分重视气、血、痰、瘀的辨证,提出伤损及气有虚实,当以气虚为主,治宜益气行气、补气养气之味中辅以消导之品,使气益而不滞。他擅用黄芪、潞党参,健脾胃以养气之源;亦常以附桂、鹿角,温肾以壮气之本。温补之中,佐以理气消导,辅用青陈皮、延胡索、软柴胡、炒枳壳之类,通调一身之气机。临证论治,他常说:治伤必先治血,即使失血病人亦不忘活血。他根据不同症候及病位,随症变换,化裁运用古方,如复元活血汤加减方、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桃红四物汤加减方、补阳还五汤加减方等。临诊他遵循“痰瘀兼治”的原则,认为痰为百病之源,五脏皆可有痰病,痰瘀每易互结,痰之所生亦责之脾胃,故治痰瘀亦以调脾胃为大法,于方中常配合运用半夏、白芥子、南星、白附子、僵蚕、葶苈子等祛痰散结,以大黄祛瘀涤腐,推陈致新。

二、精于辨证,善于调治 强调辨证仍当以把握四诊八纲为基础,达到证因脉治,有条不紊。望诊应突出四点。其一,突出望“神”。通过望神来观察人的精神状态和面色的变化,以此来判明人的健康与否及患病的轻重、预后等。其二,突出望全身与望局部相结合。注重观察分析全身虚实表现与局部症状体征轻重之关系。其三,突出望舌苔有助于辨证精确,如舌质偏紫者,属血瘀;苔腻偏白者为寒湿,偏黄者为湿热;苔薄少津质红者属阴虚;舌胖边有齿纹属气虚等。其四,注意望咽喉,咽喉能反应出疾病的虚实及正气的盛衰。闻诊要注意闻气味,尤以口气为重要,口气味较重,多属肝胃不和,湿热内蕴。重视听声音,是伤科临床中的基本技能,不仅通过听声音,善于辨别损伤部位和性质,是骨折抑或筋伤,还要善于闻其声知其病之轻重,体之盈亏。问诊十问时,他尤其注意对二便、夜寐、胃纳等的询问。切诊中,施氏突出了摸伤患局部及脉诊。他常告诫学生:伤科临诊千万不能因为应诊病人多而疏漏伤患部和脉诊,手摸方能心会,熟练方可生巧。骨折、筋伤、内伤的临床诊断,离不开摸伤患部,这是中医伤科的基本功,也是常规检查。“治”是治其标;“调”是调人之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是调其本。故“调治”包括了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其基本思维逻辑是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方针来确立的。临床上,就有了以“开路方”治“标”,“基本方”治“本”的调治方法。例如,损伤后急性期、脊柱骨折或其他脊柱病造成脊髓受压的病人,初诊时,多有内风阳亢、气机阻滞;肢体水肿,多呈阳明经证或阳明腑实证的特点。“开路方”辩证而选用承气汤、葶苈大枣汤、甘遂散白虎汤等,待“标”症解除,再选用地黄饮子加减方等“基本方”来调“本”。调治,有快速调治与慢速调治,酌情掌握调治节律,也是调治成败的关键。疾病的早期宜快调治,中后期宜慢调治。如摒伤或肋间神经炎等致胸胁痛,早期重用清热解毒类药,利水消肿,达到迅速镇痛效果;后遗症期,则用柴胡疏肝散或金铃子散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逐渐瘀祛气行,通则不痛。调治方法可归纳为四大类:第一类,从病因而施调治,如骨折脱位患者因伤后气滞血瘀,经隧不通扰乱神明,见疼痛肿胀,失眠,每用新伤续断汤主之。第二类,从六经辨证而施调治,如颈椎病,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者,从太阳而治,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类风湿关节炎发作期,热结在里,关节红肿势盛,表里俱热,却时时恶风、口渴者,乃阳明证兼气阴亏虚,白虎加人参汤化裁而治。第三类,从三焦调治,如脊柱损伤,胸腹胀满,苔腻脉滑,用三仁汤合活血之品从三焦而解湿浊瘀阻。第四类,结合科研成果而施调治。

用药特色

一、黄芪,当归:

“黄芪与当归,有相须之理。”黄芪大补肺脾之气,有固外之能;当归益和营,是血家气药,以辛升运行为用,以温和辛润为功。二味合之,便能阳生阴长,故调治外伤内损伤科疾病,无论气虚血亏,有无发热,多用归、芪相配。其既能治瘀血而导致的致“吸收热”,也能治气虚发热;既能合川芎、赤芍等活血之药调治颅脑内外伤、截瘫等外伤性疾病,也能合人参、党参等补气之品,调治气不摄血之伤科杂病;既能合益中补气汤、肾气丸等调治骨质疏松症、、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促进骨折愈合,也能配血府逐瘀汤、地黄饮子等调治脊椎病的痉证和痿证。

二、香附,郁金: 施氏常以香附配郁金治胸痹,是因为郁金入血则散瘀,入气则疏肝,入心则开窍;香附为气病之总司,故两者相配,既取之郁金利血中之气,也取之香附行气中之血,两者合为收肝宽胸、活血行气,是解胸痹之佳乘之侣。

三、桔梗,枳壳: 施氏利用两药一升一降之性,宣散胸中气滞,在治颈椎病束胸症及胸椎骨折或胸背挫伤、岔气等症中疗效奇佳。这应了《赤水玄珠》中说的“枳壳得桔梗,能使胸中宽”。王好古也曾这样评其配伍:“朱肱《活人书》言治痞,宣先用桔梗枳壳汤,……先之一字有谓也”。

四、黄连,肉桂: 伤科杂病日久而见失寐者,多因心肾失交所致。黄连入心,肉桂入肾,寒热相反。《本草新编》曰:“凡人日夜之间,必心肾两交,而后水火始得既济;水火两交,而心肾不交矣。心不交于肾,则日不能寐;肾不交于心,则夜不能寐矣。黄连与肉桂同用,则心肾交于顷刻,又何梦之不安乎!”临床施氏常以连、桂合阿胶用,补养肾阴,消烦清心,交通心肾,故寐安神擞也。

五、杏仁,蔻仁,米仁: 施氏调治伤科疾病,注重痰瘀兼顾。常以杏仁、、米仁相配合于活血之剂而用。杏仁,辛开苦降,宣通肺气以利上焦;蔻仁,芳香苦辛,行气化浊,化湿健脾,以宣中焦;米仁,甘淡渗湿利水,以疏导下焦。三仁配伍同用,共起宣通化浊,再合活血之剂,共奏化瘀祛痰之功。

科研成果

一、关于颈椎病的现代研究

1、颈椎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对某矿区进行的颈椎病病因对照调查中,对颈椎病的14类26项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按相关度大小,证实与颈椎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十项:即工作环境的风寒湿、吸烟史、吸烟年龄大小和吸烟量、卧高硬枕史、急性和慢性咽喉部感染史、慢性咽喉部感染和时间与程度,每日平均低头工作超过4小时(P<0.05-P<0.001)。结合临床,首次提出“咽喉部急慢性感染亦是颈椎病一大致病因素”的学术观点。

2、实验性颈椎病动物模型的建立:通过切除大鼠颈部肌群、切断兔颈棘上和棘间韧带及风寒湿刺激低头位兔颈部肌肉,采用、生物化学及血液流变学等观察方法,分别建立颈椎动力性平衡失调、静力性平衡失调以及风寒湿痹证型颈椎病动物模型。证实颈椎生物力学失衡是颈椎退变的主要机制,其中“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风寒湿邪可加速、加重颈椎生物力学失衡过程,促进颈椎间盘的退变。

3、骨赘形成新说:对兔颈椎病实验模型的动态摄片、病理切片观察,证实了存在于纤维外层与软骨交界处的软骨组织是周边软骨终板的延伸,随着椎间盘退变加重,椎体连接失稳,刺激这些软骨组织的软骨细胞增殖并向椎体边缘凸出,从而形成骨赘。

4、人工麝香对退变椎间盘炎症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实验选用15只新西兰兔,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颈椎病模型组,对照组及和颈椎病模型加人工麝香饲养组。在造模后8个月时处死动物。颈椎病模型加人工麝香饲养组动物在处死前喂以人工麝香2周。取动物颈椎组织,用生化方法测定其中组织胺、5-羟色胺、PGE2及6一酮-PGF1α水平。从实验结果看到,人工麝香饲养的颈椎病模型动物,其颈椎间盘中的四种炎症介质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这清楚地表明人工麝香具有明显地降低退变颈椎间盘中炎症介质的作用。由于人工麝香具有显著降低退变颈椎间盘炎症介质的作用,用人工麝香代替天然麝香治疗颈椎病等退变性疾病是有可靠理论基础的。

二、关于骨质疏松的现代研究 1、补肾填精法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根据中医“肾主骨”理论和临诊实践,发现肾虚是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的补肾填精冲剂,由肉苁蓉、何首鸟、白术、紫河车、补骨脂、淮牛膝、菟丝子、煅龙骨、煅牡蛎、白菊花组成,治疗30例,并采用雌激素治疗20例及对症治疗30例为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比较三组肾虚症状变化、腰背酸痛的缓解程度、前臂尺骨的骨密度值以及血清中PTH、CT、BGP、AKP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冲剂能有效地改善肾虚症候,缓解腰背疼痛,增加前臂骨密度,血生化指标也显示该方具有抑制骨丧失作用。

2、补肾填精法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为了验证补肾填精法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并探索其机理,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6组。分别对切除卵巢的大予以雌激素和补肾填精中药治疗,并与末切除卵巢大鼠作对照,通过骨力学强度、股骨的骨矿物质的含量、胫骨组织超微结构等方面的观察,初步证实本方有延缓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展之效。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改善体内性激素水平,保留钙磷在骨骼内沉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与数量,增加成骨细胞活性与数量完成的。

3、黄芪多糖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首先进行了黄芪多糖的提取,并对其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用动物体外试验观察黄芪多糖对培养骨细胞的影响。在成骨细胞分离和培养后,用MTT法对成骨细胞增殖率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无论低剂量或高剂量,2天均能明显使成骨细胞增殖,4天则有抑制成骨细胞的趋势。ALP比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加药后7天,高剂量组抑制细胞活性,呈显著性差异(P<0.05)。初步显示黄芪多糖短期低深度时就促进成骨细胞增殖,而长期高深度则抑制增殖且功能降低,推测黄芪多糖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作用于骨细胞,改善骨质疏松症。==从医医案==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案

邵××,男,10岁。

初诊:1994年12月24日。主诉:右髋疼痛、行走困难、跛行一年。1993年12月起感右髋疼痛、并逐渐加重,行走困难。同年12月底经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X摄片及同位素扫描检查,被诊断为“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立即被施以减压术治疗。术后疼痛略缓解,三月后,疼痛又逐渐加重。一月前再度经X摄片及同位素扫描检查,证实右股骨头仍处于缺血坏死状态。现胃纳不适,便秘2~3日一行。检查:行走困难,呈跛行。右大腿肌肉萎缩明显。右髋扣击痛(++),右腹股沟中点压痛(++),右髋关节旋转试验(+),内收肌痉挛(+)。苔脉:苔薄白腻,脉细。

辨证:气滞血瘀、痰湿同结,生风化热,炽伤元阴而致肝肾亏虚。

治则:行气活血,祛风通络,健脾化湿,补益肝肾。

处方:炙黄芪30g全当归9g赤芍白芍各9g杜红花9g姜半夏9g广陈皮5g佛手片5g生米仁12g川牛膝9g肉苁蓉12g大蜈蚣2条骨碎补12g鸡血藤12g汉防己12g炙甘草5g大红枣6只。处28剂,每日1剂。

二诊:1995年2月20日。右髋疼痛减轻,胃舒纳佳,大便通畅,日行一次,苔薄脉细,仍拟益气养血调中,补肝益肾养血。

处方:炙黄芪15g全当归9g赤芍、白芍(各)9g川桂枝9g汉防己12g补骨脂12g生地、熟地(各)9g香谷芽9g炙甘草5g。

以该方加减药味调摄一年后。再诊于1996年2月5日:复片示右股骨头缺血状态改变。故再以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汤,调中益气、补益肝肾。

8月26日复片示:骨骺已愈合,仅有局限性低密度阴影,局部无压痛,旋转试验(-),再守上法调摄。

末诊:1997年12月1日。右髋疼痛缓解,行走正常。再度复片,提示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已愈。体格检查:右大腿肌肉较之健侧略细,内收肌痉挛(-),腹股沟中点压痛(-),髋扣击痛(-),髋关节旋转试验(-)。

按: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为稚阳之体,易实易虚,若因先天不足,素体虚弱,髋关节受跌扑扭闪或活动过多,虚邪深入筋骨,寒凝于里,经脉受阻,而致气血凝滞,营卫不通,从而引起股骨头部失去正常的气血温煦和濡养。该病属中医“骨蚀”范畴。《灵枢·刺节真邪》中曰:“虚邪之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内伤骨为骨蚀”。故本案是由虚而致气滞血瘀、痰湿内结,郁久生风化热,耗伤元阴,加重肾亏之象。首诊时,施氏以黄芪、当归气血双补,当归、赤芍、红花、鸡血藤活血养血,陈皮、佛手行气消导,米仁、陈皮、半夏、佛手、白芍、甘草健中化痰利湿,牛膝、骨碎补、肉苁蓉、白芍补益肝肾,蜈蚣、鸡血藤祛风剔毒通络,甘草、大枣调中和诸药。施氏认为:该案中便秘,非腑实而致,而是肾虚阴亏液枯所为,故用肉苁蓉养阴增液,润肠通便。诸药共作行气活血、祛风通络、健脾化湿、补益肝肾之功。待“标症”缓解,则以调本为主,用六味地黄汤合补中益气汤,补中益元,缓固功效,二年后,病儿逐渐康复而未遗留诸残之症。==行医医话== 一、“治病求本”诠:

“治病求本”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根本原则。施氏根据中医伤科的特点,从气、血、三方面予以精辟的诠释。他的“气分脾肾,血有瘀滞,痰阻三焦经络“的论断,是中医临床,尤其是骨伤学科中”治病必求于本“原则的高度体现。他不但重视摄导先天之本-肾气,也十分崇尚涵养后天之源-脾气,认为“护气”是“求本”之首要。在临诊中,他常根据病人不同特点,采用了摄气、补气、调气的方法,以达到补肾健脾、固本求源的目的。例如,有位因肿瘤而手术多次的老年女病人,首诊时,咳嗽数月不止,往返于数家中西医院诊疗未愈。施氏指要辨疑,理明法彰,治表以清敛止咳之品,固本以补肾健脾之味,一剂后,病人即刻安宁许多,三剂后,宿咳已止,七剂完,精神抖擞,无任何征兆可查。“百病皆生于瘀”,故欲治百病,“化瘀”也是“求本”之径。施氏认为虽虚、郁、寒、热均可致瘀,但因气滞而致瘀者,最为多见。《杂病源流犀烛·跌扑闪挫源流》曰:“气运血乎,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亦凝矣。夹至气滞血瘀,则作肿作痛,诸变百出。”故治其诸变百出之病时,万万不可忘却“血有瘀滞”之警祈。施氏对学生解释《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血苑于上”一词时,曾举了中风的例子。他说:出血性中风是脑窍之络伤后血溢,变生瘀血,阻碍元气上达于髓海。“血苑于上”确立了中风病位在,虽有风、火、瘀、痰、虚等病因,实以痰瘀为其主要。在治疗部分脑外伤后遗症、脊髓高位截瘫、脊髓型颈椎病四肢痿软的病人时,他也灵活选用了补阳还五汤加减方,从气而治痰瘀,使一身血与津液随气而顺矣。

二、“内外一体”论: 施氏学术思想中的“内外一体”论,实际上是对中医整体观念、病因学说、“标本”学说、治疗学等的高度概括。他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其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保持了完整的统一与和谐,同时人又与外界环境保持了完整的统一与和谐。所谓“天人相应”、治应“合人形以法四时”均是应合了这个道理。他指出:“外伤内损不可分”,治法可循“安内可以攘外”的原则,“调补虚损,可去实邪”。他的这些思想也是对《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等论断的继承和发挥。他常说,中医诊察疾病的过程,是一个“知外揣内”的推理过程。《内经》中的“百病之生,各有其因,因有所感,各显其症。”说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过程。诊察疾病时,应遵循审证求因,澄源溯流的思想;临床治疗时,应守以治病求本,标本兼顾的原则。在他作为总主编的《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中,以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观、质量互变观、局部与整体观、现象与本质观、内因与外因观和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等逻辑方法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的思想方法来探讨和研究中医的经典著作。“内外一体”论是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形成的施氏学术体系中较为典型的医学哲学思想。==经验验方== 一、调气通髓汤: 炙黄芪30g当归12g川芎12g白芍12g熟地12g桂枝9g柴胡9g黄芩9g生川大黄9g汉防己12g葶苈子12g大枣10枚、熟附子9g鹿角片12克,川牛膝12g炙甘草5g。

功效:调气和营,活血通髓。

主治:颈椎病,以脊髓型为主及MRI示有椎间盘膨出或突出者。症见颈项强痛、肩背酸楚、久治不愈。面色少华,手足麻木,头晕泛恶,胸闷不舒,便秘不畅,数日一行,咽喉疼痛,口干少津,夜寐易醒,步履艰难乏力,苔薄白或薄腻少津,质紫或舌下静脉瘀血呈蚓状,体胖或有齿纹,脉细弦或弦滑。

方解:黄芪补脾胃之气;当归、川芎、熟地取四物之意养血活血;附子扶阳引虚火归原,配鹿角、熟地、白芍,养肝肾调冲任;桂枝和营卫;柴胡疏肝;黄芩清上焦痰火;汉防己利水止痛;葶苈子、大枣泻肺而通调水道;川大黄荡涤畅中,推陈致新;川牛膝引药下行;甘草和中。诸药相配,共奏调气和营,活血通髓之功。

二、地黄饮子加减方: 生地12g熟地12g山萸肉12g巴戟天12g石斛12克,灸黄芪30g当归12g桂枝9g制附子9g天冬、麦冬(各)9克,五味子9g远志9克,石菖蒲30克,炙甘草5g。

功效:益气养阴,补益肝肾

主治:颈椎病痿证。症见颈项酸楚疼痛,头晕神疲,心悸自汗,腰膝酸软,四肢不举,肌力下降,肌肉萎缩,纳呆便溏,苔薄或腻,质淡体胖,脉细或细滑等。

方解:方中以熟地、肉苁蓉,山萸肉,巴戟天、附子益元固肾;五味子、天冬麦冬、生地、石斛滋阴敛液;石菖蒲、远志清窍化痰;五味子、远志、茯苓安神匡扶;黄芪、当归、桂枝益气活血,和营通络,共奏益气养阴,补益肝肾之功。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施杞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施杞》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