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跳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环跳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镮跳。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太阳之会。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与中三分交点处。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坐骨神经,及臀下动、静脉。主治腰腿痹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风疹脚气,及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疾患等。



定位

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Akupixgbgb30.jpg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臀肌筋膜、臀大肌、坐骨神经、闭孔内肌(腱)与上下孖肌。皮肤由髂腹下神经的外侧支和臀上皮神经的双重分布。皮下筋膜发达,富有纤维脂肪组织,臀部的后下部有肥厚而致密脂肪形成脂肪垫。在臀大肌深面,坐骨神经由骨盆出闭孔内肌上方的梨状肌下孔。该点的体表定位在骨客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向下则投影在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稍内侧。坐骨神经的内侧有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血管阴部神经、血管等。神经下方的闭孔内肌腱及其上下方的上下肌均由骶丛肌支支配。 

主治

1、运动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脚气

2、其它:感冒神经衰弱,风疹,湿疹。 

刺灸法

1、针尖略向下方斜刺2.0-3.0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肢放散,以治疗坐骨神经及下肢疾患;

2、针尖斜向外生殖器及少腹方向刺2.0-3.0寸,麻胀感可达外生殖器,治疗外生殖器及少腹疾患;

3、针尖向髋关节直刺2.0-2.5寸,局部酸胀感,治疗髋关节疾患。

配伍

配殷门、阳陵泉穴委中穴昆仑穴,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治坐骨神经痛。

配居髎、委中、悬钟,有祛风除温散寒的作用,主治风寒湿痹证

风池穴曲池穴,有祛风活血止痒的作用,主治遍身风疹。    

临床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腰骶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配殷门阳陵泉委中昆仑主治下肢痹痛;配风池曲池主治风疹。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环跳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环跳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