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虻
概述
瞎虻是虻的俗称。虻(horsefly)是昆虫纲双翅目短角亚目虻科(Tabanidae)种类。虻是一类中、大型昆虫,俗称“牛虻”或“瞎虻”。全世界已知约3500种,我国已记录近400种,主要种为广斑虻(Chrysops vanderwulpi)和华虻(Tabanus mandarmus)。虻对人的危害主要是叮吸人血,被刺叮处常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奇痒以及炎症与继发性感染。虻可作为罗阿丝虫病的媒介,还能机械性传播野兔热和碳疽病。防制可参考“蠓”。
虻的形态
成虫体长6~30mm,粗壮,呈棕褐色或黑色,多有较鲜艳色斑和光泽,体表多细毛。
头部宽大,等于或宽于胸部。复眼明显,多具金属光泽。雄虻两眼相接;雌虻两眼分离。触角多为3节,第三节有3~7个环节。雌虻口器为刺舐式,取食时刺破皮肤由唇瓣上的拟气管吸血。翅宽,透明或具色斑。足粗短。腹部可见7节,其颜色和斑纹是分类依据,第8~11节演化为外生殖器(图1)。
图1 虻生活史
虻的生活史与生态
卵:多呈纺锤形,长1.5~2.5mm,黄白色。常以200~500粒卵集成堆或形成块,多见于稻田、沼泽、池塘边的草叶或小枝上。约1周孵化为幼虫。
幼虫:为细长纺锤状,两端尖,淡黄色。有6~10龄,体长自2~4mm至22~25mm,腹部第1~7节有疣状突起,尾部有长呼吸管和气门。幼虫以小型动物为食,幼虫期可长达数月至一年以上。成熟幼虫移至干土中化蛹。
蛹:为裸蛹,可见明显的头胸部和腹部。早期呈黄棕色,而后渐暗。经1~3周羽化。
雄虻以植物汁液为食,雌虻吸血,主要刺吸牛、马、驴等大型家畜的血,有时也侵袭其它动物和人。虻白天活动,以阳光强烈的中午吸血量最为活跃。有时在几个动物体表连续叮刺吸血,该习性在疾病的传播上具有重要意义。成虫栖息于草丛树木中,多见于河边植被上。虻的飞翔能力很强,每小时可飞行45~60km。
我国北方虻的活动季节在5月中旬至8月下旬之间,以7月份为高峰。一般雄虻的寿命仅几天,雌虻可存活2~3个月。虻以幼虫越冬,常在堤岸3~25cm深的土层中。国内常见种类有四裂斑虻(Chrysops vanderwulpi)、中华斑虻(C.sinensis)、华广原虻(Tabanus signatipennis)、三重原虻(T.trigeminus)、江苏原虻(T.kiangsuensis)、土灰原虻(T.amaenus)、骚扰黄虻(Atylotus miser)、中华麻虻(Haematopoata sinesis)等。
虻与疾病的关系
在稻田区,虻幼虫叮咬人的手脚,轻者可产生伤口或肿块,重则引起继发感染;成虻叮咬人体可引起荨麻疹样皮炎,国内曾有几例虻叮咬引起休克的报道。虻传播家畜的锥虫、血孢子虫、梨浆虫等原虫病,传染性贫血病毒以及人畜共患的土拉弗氏菌病和炭疽等细菌性疾病。此外,可传播流行于非洲的人猴共患罗阿丝虫病。
虻的防制原则
虻孳生地高度分散,孳生地类型多样,防制比较困难。防制主要针对成虫,以防护为主,药物杀灭为辅。在野外工作时,裸露皮肤涂擦驱避剂。在稻田工作是亦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幼虫叮咬。在虻的栖息场所喷洒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