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叮咬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治疗方案

局部涂搽各种止痒剂如1%酚或薄荷炉甘石洗剂,也可搽樟酚搽剂等。瘙痒明显或皮疹严重者可斟情使用抗组胺药。此外,要避免搔抓,以防细菌继发感染。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

疾病概述

虻叮咬:虻俗称“牛虻”。叮咬后刺痛,中央有叮咬痕迹,局部出现红斑、丘疹风团,可继发感染。跳蚤叮咬:跳蚤口器锐利,吸血同时排出唾液、唾液中有毒汁,引起局部风团、剧痒,风团中央紫红色瘀点为叮咬痕迹,儿童被叮咬时可发生水疱。皮疹多分布腰部和下肢,由下向上呈线状排列。常伴有抓痕,血痂和继发感染。蜱咬伤:蜱有软蜱和硬蜱两种,栖居于墙壁、石缝、草地、树林和动物巢穴处,能在数米外闻到宿主体味,当人或动物经过时,突然跳到身上吸血,硬蜱喜白天叮咬宿主,吸血时间长。软婢都在夜间活动,吸血时间短。蜱吸血后,停留皮肤上1一数日。叮咬后24—48小时,皮肤出现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严重者出现瘀斑和水疱,中央有叮咬痕迹。小结节持续数月,甚至1一2年不消退蜱叮咬时可将唾液中毒素注入人体,引起“蜱瘫痪症”。出现急性上行性麻痹,可因呼吸麻痹死亡。另外,可出现“蜱咬热”。在蜱咬后1—2日,有畏寒发热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症状。蜱咬伤能传播螺旋体疾病如莱姆病,皮肤出现慢性游走性环状红斑内脏症状。

疾病描述

虻属于双翅目,虻科。俗称“牛虻”或“瞎虻”。全世界有3 500多种,我国已发现210种,其中有数种可危害人类。虻分小型和大型两种,小型虻如同家蝇大小,大型虻体长可达4cm以上,呈黄褐色或灰色。虻为刺吸式口器,生活史有卵、幼虫、蛹、成虫四期,卵产于稻田、沼泽、湖泊、池塘边的草叶或丛木枝上,约1周孵为幼虫,成虻产卵的场所也是幼虫孳生的场所,每年10月份潜入土壤中化蛹,翌年5月羽化为成虫,每年6~9月份是虻的活动期。

症状体征

虻叮咬后可立即感到剧痛,并出现明显的皮肤红肿,中央常有被咬的痕迹,由于刺咬时虻体内分泌一种抗凝物质,故咬伤处常有出血不止现象。虻的幼虫叮咬时亦能使皮肤疼痛刺痒,并出现红肿、丘疹或荨麻疹样损害。

疾病病因

绝大多数的虻都是嗜吸畜血的,雄虻不吸血,吸吮植物的汁液为食,雌虻主要吸吮牛、马、驴等牲畜血,有时也侵袭其它动物和人。

病理生理

成虫喜白天,烈日下活跃,多在中午吸血。虻口器粗大刺入皮肤吸血,由于体型大,吸血量多,可达虻体重的3~4倍,在吸血时由于动物的惊扰可发生中断吸血而产生多次摄食的习惯。虻常栖居于草丛树林中或河边植物上,当人下田劳动时常有被叮咬的可能。非洲的斑虻是罗阿丝虫病的传播媒介,北美和俄罗斯的斑虻可传播野兔热

预后及预防

1、排除积水,填平洼地,清除池塘、堤岸的杂草,可减少虻的孳生及栖息场所。人工拍打或用胶粘虻,也可喷洒敌敌畏杀灭成虻。

2、保护虻的天敌,某些鸟类和寄生蜂可被用来生物灭虻。

3、加强个人防护,在虻活动的季节和地区可穿白色长袖衣服,虻一般是不会透过衣服吸血的。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虻叮咬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虻叮咬》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