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鼻疽病
类鼻疽病是由类鼻疽假单胞桿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感染性疾病。其疫源地主要分布于北纬20°以南,南纬20°以北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最多见。本病主要传播途径是破损皮肤接触含有类鼻疽假单胞桿菌的水和土壤而感染。
治疗原则
1.病原治疗; 2.外科治疗; 3.对症支持治疗; 4.中医中药治疗; 5.其他:糖尿病应降糖治疗。
临床表现
1.隐匿性感染: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明显,但血清中可测出特异性抗体。
2.急性肺部感染:病情轻重不一,轻症为支气管炎,重者发展为病情凶险的坏死性肺炎。起病急骤,头痛,食欲不振,全身酸痛,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痰,呼吸急促,胸部体征可能很少,但肺部炎区可闻及湿性罗音。若没有全身播散,肝脾常不肿大。
3.败血症:糖尿病、酗洒、吸毒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患本型感染。起病急,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剧烈头痛,皮肤潮红或紫绀,同时出现肺、肝、脾及淋巴结脓肿,以肺脓肿最多见。病变累及胸膜时有胸痛。咳嗽、咳血性或脓性痰。胸部听诊可闻及干性、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可有肺实变及胸腔积液的体征。还可出现关节炎、脑膜炎、腹痛、腹泻、黄疽、肝脾肿大、皮肤脓挼缺硐帧?
4.急性局源性化脓性感染:细菌从破损皮肤感染人体后,在局部形成一个疖肿,同时并发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患者有发热,全身不适,很快发展为败血症。
5.慢性化脓性感染:急性感染后形成多处化脓性病源。脓肿破溃可形成痿管,经久不愈。患者体温可正常,但消瘦、衰竭。
诊断依据
1.凡有疫区旅居史的患者出现发热或化脓性疾病(特别是肺脓肿或者空洞性肺结核),都应考虑有类鼻疽病的可能。 2.确诊本病必需依靠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免疫学试验。
用药原则
1.轻症肺炎型类鼻疽病用TMP每日4mg/kg,SMZ每日20mg/kg,疗程60-150天。 2.重症肺炎,败血症型病人应静脉给予多种抗生素,最好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来选药。常用四环素或氯霉素加丁胺卡那霉素,有条件者可加头孢他啶或泰能,疗程30天。然后用TMP、SMZ30-120天(TMP每日20mg/kg、SMZ每日100mg/kg)。 3.血清抗体效介低并且无临床感染证据时无需用药。 4.痰培养转阴时间平均6周,若持续6个月为阳性,应考虑行肺叶切除术。 5.有肺外化脓性病源者应连续治疗6-12个月,同时作外科引流。 6.奎诺酮类、氨曲南等抗生素治疗本病无效。 7.若病人出现感染性休克、脑脓肿、心力衰竭等,其治疗措施可参见相关章节。 8.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的药物,维生素类、白蛋白、新鲜血、脂肪乳、丙种球蛋白、胸腺肽等也可应用。
辅助检查
1.对急性类鼻疽病人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病情复杂,需与结核、伤寒、疟疾、其他细菌引起的败血症等发热性疾病鉴别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C”。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细菌培养阴性。 2.好转:症状减轻,体征有改善,细菌培养阳性或阴性。 3.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细菌培养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