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甲磺茴胺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胺甲磺茴胺说明书

药品名称

胺甲磺茴胺

英文名称

Tiapride

胺甲磺茴胺的别名

泰必利泰必乐;硫必利;砜水本日胺乙胺;Gramalil;Tiapredex;Tiapridum;Tiaridal

分类

神经系统药物 > 抗精神、抗抑郁、抗焦虑症药物 > 其他

剂型

1.片剂:50mg,100mg;

2.注射剂:100mg(2ml)。

胺甲磺茴胺的药理作用

胺甲磺茴胺属苯酰胺类,临床上应用广泛。其特点在于对精神运动障碍行为紊乱有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少,适用于长期治疗。对主要表现为激动、震颤、神经过敏、多言、精神错乱及攻击性行为的老年精神运动障碍的患者,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此外,对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也有明显的疗效。

1.胺甲磺茴胺可使异常运动明显减少,故能改善舞蹈症患者的症状。胺甲磺茴胺无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还可作为氟哌啶醇的代替品用于治疗抽搐-秽语综合征

2.动物试验显示,胺甲磺茴胺可阻滞疼痛冲动脊髓丘脑束向网状结构传导;还有人认为胺甲磺茴胺镇痛作用可能是由丘脑的中枢整合作用所产生的。临床证实胺甲磺茴胺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胺甲磺茴胺的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迅速被吸收,1h可达血药峰值(1.47μg/ml)。t1/2为3~4h。大量以原药随尿排出。约有给药量的18%~30%经代谢后被消除。

胺甲磺茴胺的适应证

1.老年精神运动障碍和因应用抗精神病药所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

2.舞蹈病,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和抽搐-秽语综合征。治疗抽搐-秽语综合征时,仅有轻度嗜睡反应,且对氟哌啶醇无效或因氟呱啶醇不良反应太大不能耐受者,改用本品多可取得满意疗效。

3.急、慢性酒精中毒。对大多数病人有效。急性酒精中毒病人应用本品后可迅速改善精神运动症状;对慢性酒精中毒所致运动障碍、消化障碍或行为障碍等均有效,对抗戒断症状的作用显著.

4.各种疼痛(包括头痛、神经肌肉痛和痛性痉挛)。

胺甲磺茴胺的禁忌证

1.严重循环障碍者;

2.肾功能障碍者;

3.怀疑有褐色细胞瘤的患者;

4.孕妇、哺乳妇女;

5.儿童

6.催乳素依赖性肿瘤患者;

7.对胺甲磺茴胺过敏者。

注意事项

1.癫痫发作者。

2.口服时应在饭后服用。

3.注射时应缓慢。

4. 能增强中抑制药的作用,可与镇痛药催眠药安定药、抗忧郁药、抗震颤麻痹药抗癫痫药合用,但在治疗开始时,应减少合用的中枢抑制药的剂量

胺甲磺茴胺的不良反应

1.不良反应较少,如嗜睡、溢乳闭经、胃肠道不适、头晕乏力等较常见。

2.偶可出现兴奋

胺甲磺茴胺的用法用量

1.舞蹈病及抽动-秽语综合征:口服,开始一般每日150~300mg(可用至300~600mg),分3次服。待症状控制后2~3个月,酌减剂量。维持量每日150~300mg。

2.老年性精神运动障碍:静注或肌注,剂量为24小时内注射200~400mg。应根据病情逐渐减量,然后改为口服。

3.对7~12岁的精神运动不稳定或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儿:平均每次50mg,每日1~2次。。

4.镇痛一般口服100mg,每天3次,可连用3~8天;重症也可肌内注射,每日200~400mg,连续3日。维持量每次50mg,1日3次。

5.急性酒精中毒开始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急性酒精中毒开始24小时内,肌注或静注600~1200mg,每4~6小时注射1次,3~4日后减量,再给药数日后改为口服,每日150~800mg继续治疗;慢性酒精中毒一般每日口服150mg。严重者可静注,平均剂量每日400mg,随后改为口服。

胺甲磺茴胺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能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可与镇静药、催眠药、安定药、抗抑郁药、抗震颤麻痹药合用,但在治疗开始时,应减少合用的中枢抑制药剂量。

专家点评

胺甲磺茴胺对感觉运动方面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运动行为障碍具有良效。胺甲磺茴胺可纠正精神运动障碍,此与胺甲磺茴胺抗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活动有关,因此治疗舞蹈病及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较好,已作为后者的首选药物。临床也用于镇痛,对顽固头痛均有明显疗效。另外,此药尚有镇吐、兴奋胃肠平滑肌等作用。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胺甲磺茴胺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胺甲磺茴胺》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