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上颌骨切除术
手术名称
部分上颌骨切除术
部分上颌骨切除术的别名
上颌骨部分切除术;partial resection of maxilla
分类
口腔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上颌骨切除术
ICD编码
76.3901
概述
部分上颌骨切除术是将上颌骨病变部分切除,保留牙龈、牙及硬腭,即可达到清除病灶的目的;适于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内壁的肿瘤。
上颌骨切除术为治疗上颌骨肿瘤的主要手术。根据肿瘤的性质、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分别作部分上颌骨切除术(只切除牙槽突和腭突),上颌骨次全切除术(保留眶下缘及眶底骨板)及上颌骨全切除术。原发于上颌窦内恶性程度高的病例,尚需作上颌骨扩大切除术,其切除范围视侵犯情况可包括切除下颌骨喙状突、升支前缘、翼突、颧骨及部分颧弓或挖除眶内容物以及清除筛窦内容物等。
上颌骨的解剖结构(图10.4.3.7.1-0-1~10.4.3.7.1-0-7)。
适应症
部分上颌骨切除术适用于:
1.上颌窦恶性肿瘤局限于窦腔内壁或侵及鼻腔外侧壁,而未累及窦底及牙槽突者。
2.筛窦肿瘤累及上颌窦部分内壁者。
4.筛窦或上颌骨良性肿瘤而未累及牙龈,牙或硬腭者。
禁忌症
1.病变范围广,侵及上颌窦底或外后壁者。
术前准备
1.目前上颌窦癌均主张术前局部放疗(40Gy),以促使癌肿瘤范围缩小,淋巴管封闭。放疗后休息3~4周再手术。放疗时上颌窦前壁须造孔,放入橡皮管以利于上颌窦分泌物排泄。放疗结束取出橡皮管。
3.如有龋齿应先拔除再手术。
4.术前必须活检,明确诊断及癌的类型。
5.若有贫血,术前补血200~400ml。术中备血800ml。
7.心、肺、肝、肾功能检查。
8.一般为全麻手术,由麻醉科术前给药。
麻醉和体位
2.取仰卧位。
手术步骤
1.切口 同侧鼻切开,但须延长切口(沿鼻唇沟绕过鼻翼向中达鼻小柱),切口深达骨膜。
2.分离骨膜 暴露上颌窦前壁及梨状孔。
3.暴露鼻腔 自鼻底部沿梨状孔边缘向上剪开鼻腔外侧壁黏膜,暴露鼻腔。
4.沿鼻骨及上颌骨额突的骨缝咬去该部骨质,咬至眶内缘,保留眶底,凿开上颌窦前壁,紧靠鼻腔外侧壁,暴露鼻腔,检查肿瘤范围,窦腔外侧壁、顶部、后壁及底部,如未被肿瘤累及,或仅累及上颌窦内侧壁及鼻腔外侧壁,即将鼻腔外侧壁连同鼻甲组织全部切除;筛窦若有肿瘤也应清除,使上颌窦与鼻腔相通,便于观察窦内情况。
5.术腔填以碘仿纱条,自鼻腔引出。
6.伤口逐层缝合,鼻翼处应对合整齐。
术中注意要点
1.手术前应在术侧眼内敷以眼药膏,将眼睑缝合,避免损伤角膜。
2.切除中鼻甲以上骨质及病变时,用力切勿过猛,切除范围不宜超过两内眦连线,以免损伤筛板,用咬骨钳咬骨时不能扭折,否则损伤过大。
4.若为血管瘤或恶性肿瘤,手术时出血较多,应尽快切除病变,并予以输血,切除肿瘤后彻底止血。
5.手术范围接近鼻腔深部,填纱条时逐层由后向前填塞,并观察有无血液自腭垂及咽侧索流下,如有须重新填塞。
术后处理
1.术后病人取平卧位,头向患侧,注意呼吸、血压、脉搏及伤口渗血情况。
2.若为全麻应随时清除咽部分泌物,如有新鲜血液,要判断是否有继续出血。
3.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输液或输血,以维持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
4.鼻腔纱条于术后48h分次抽出,伤口缝线于5~7d间断拆除。
5.术后若发现鼻腔有清水样分泌物滴出,病人有头痛及发热,应做鼻腔液体的生化检查,确定为脑脊液鼻漏者,抽净鼻内纱条,给以大量广谱抗生素,取半坐位,数日后未自行修复者应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6.术后鼻腔滴入薄荷石蜡油或2%链霉素,若有结痂,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