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麻木
“麻木”指皮肤不知痛痒,麻木不仁。“麻”为有感觉,“木”为无感觉,当有区别,但临床上“麻”与“木”常并见,故通称“麻木”。三叉神经支配着面部感觉,凡是损伤三叉神经的感觉支及其传导纤维的病变,均可产生面部感觉麻木。可见于表皮样囊肿的症状体征。
面部麻木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对桥小脑角区、鞍区、小脑幕裂孔区及脑室内的表皮样囊肿采用恰当的手术入路,尽可能争取连同包膜一起切除。包膜与周围重要结构粘连重者不宜勉强剥离,避免造成神经功能障碍。
面部麻木的原因
表皮样囊肿也称为胆脂瘤或珍珠瘤,是由神经管闭合期间外胚层细胞移行异常所致,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1%,好发于青壮年,以脑桥小脑角区最为常见,其次为鞍上池、四叠体、颅中窝及脑室系统亦可以发生于颅骨板障内。表皮样囊肿囊壁薄,由一层表皮组织形成。囊内由上皮碎屑、角蛋白和胆固醇组成。
面部麻木的诊断
症状体征:一侧面部麻木、疼痛或抽动、听力减退、进行性视力障碍、复视、发作性头痛、呕吐、意识不清、偏瘫、行走不稳、语言不清、癫痫发作等。多饮多尿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症状。眼底检查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为原发或继发性,偏瘫、失语和共济失调。
临床表现:症状发展缓慢,病程可长达数十年。临床症状体征与肿瘤部位有关,脑桥小脑角区肿瘤多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颅中窝肿瘤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损害症状。大脑半球肿瘤常有癫痫发作、轻偏瘫。小脑半球肿瘤常有共济失调。鞍区肿瘤表现为缓慢进展性视力减退。
面部麻木的鉴别诊断
表皮样囊肿的鉴别诊断:
①畸胎瘤:为混杂有脂肪密度的肿块。
②皮样囊肿:居中线部位,病灶密度较均匀,常低于脑脊液,而且发病率较低。
③蛛网膜囊肿:密度与脑脊液相似,且均匀,常呈圆形或卵圆形,形态较规则,没有见缝就钻的特点。
症状体征:一侧面部麻木、疼痛或抽动、听力减退、进行性视力障碍、复视、发作性头痛、呕吐、意识不清、偏瘫、行走不稳、语言不清、癫痫发作等。多饮多尿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症状。眼底检查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为原发或继发性,偏瘫、失语和共济失调。
临床表现:症状发展缓慢,病程可长达数十年。临床症状体征与肿瘤部位有关,脑桥小脑角区肿瘤多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颅中窝肿瘤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损害症状。大脑半球肿瘤常有癫痫发作、轻偏瘫。小脑半球肿瘤常有共济失调。鞍区肿瘤表现为缓慢进展性视力减退。
参看
- 干燥综合征神经系统损害
- 椎动脉创伤性栓塞
- 皮肤纤毛囊肿
- 发疹性毳毛囊肿
- 皮脂囊肿病
- 毛发囊肿
- 口腔颌面部皮样、表皮样囊肿
-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 婴幼儿舌下囊肿
- 皮样表皮样囊肿
- 泪囊肿瘤
- 眼眶皮样囊肿
- 头部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