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顖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颅顖穴主治病证

颅息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痛,耳鸣,耳聋,耳痛,耳肿流脓,中耳炎,目视不明,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小儿惊痫,小儿惊风,惊厥,瘈疭,呕吐涎沫,喘息,哮喘,胁肋痛不得转侧,抽搐,身热等。

颅息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痛、耳鸣、耳聋、耳痛、目视不明、视网膜炎;小儿惊痫、瘈疭、呕吐涎沫、喘息等。

颅息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小儿惊风。

颅息穴主治头痛,耳鸣,耳痛;小儿惊痫,瘛疭,惊厥;呕吐涎沫;喘息,哮喘;胁肋痛不得转侧。

颅息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惊痫、抽搐等。

头面五官科疾病:耳鸣耳聋,耳肿流脓,中耳炎,头痛,视网膜出血。

神经系统疾病:小儿惊风,瘈疭,呕吐涎沫。

呼吸系统疾病:喘息哮喘。

其他疾病:身热,胁肋痛不得转侧。

概述

颅顖为经穴别名,顖同囟,即颅囟颅息穴的别名。《针灸甲乙经》:“小儿痫喘不得息,颅顖主之。”《针灸资生经》以颅顖为正名,颅息为别名。《针灸大全》作颅息之别名。

颅息为经穴名(Lúxī TE1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颅囟。属手少阳三焦经。颅即头颅,息即安宁,此穴在头颅部,可安脑宁神,故名颅息。颅息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痛耳鸣耳聋耳痛耳肿流脓,中耳炎,目视不明,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小儿惊痫小儿惊风惊厥瘈疭呕吐涎沫,喘息哮喘胁肋痛不得转侧,抽搐身热等。

颅息穴的别名

颅囟(《针灸甲乙经》)。

出处

《针灸甲乙经》:颅息,在耳后间青络脉

穴名解

颅即头颅,息即安宁,此穴在头颅部,可安脑宁神,故名颅息。

颅指头;息,安宁、休息。穴在颅侧睡眠着枕之处,以其有关休息,故而名之。

所属部位

颅顖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颅息穴在头部,当角孙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颅息穴位于头部,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

颅息穴位于耳后,当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翼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

颅息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

颅息穴在耳部的位置

颅息穴在耳部的位置

颅息穴在耳部的位置(肌肉

颅息穴在耳部的位置(骨骼

颅顖穴的取法

正坐或侧伏位,于耳后发际,当瘈脉与角孙沿耳轮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颅息穴位于头部,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

正坐或侧伏位,于耳后发际,当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取穴。

颅顖穴穴位解剖

颅息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有耳后动、静脉。为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分布处。皮肤由耳大神经分布。皮内含有大量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皮肤筋膜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构成,其内除上述皮神经外还有耳后动、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刺入枕额肌的肌腹,该肌腹由面神经的耳后支支配。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

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耳大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肌支和耳后动脉分布。

布有耳大神经和耳小神经的吻合支,并有耳后动、静脉通过。

颅顖穴的功效与作用

颅息穴具有通窍聪耳,泄热镇惊的功效。

颅息穴有清热散风、开窍镇惊作用

颅息穴有清热散风作用,能醒脑安神,治头目昏沉如塞、惊痫瘛疭诸病,谓颅脑可以得而安息。

刺灸法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平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

灸法

可灸。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颅顖穴的配伍

颅息穴配风池外关太阳足临泣偏头痛

颅息穴配翳风、耳门听宫听会治一切耳病

颅息穴配风池、角孙、太阳、合谷治视网膜出血。

颅息配中渚、外关,治耳鸣、耳聋。

颅息配太阳、百会,治头痛。

颅息配内关神门,治瘛疭。

颅息配听宫、听会、中渚,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颅息配角孙、头维、太阳,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颅息配人中中冲、合谷,有泄热镇惊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痫。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身热痛,胸胁痛不可反侧,颅息主之。小儿痫喘不得息,颅息主之。

针灸大成》:主耳鸣痛,喘息,小儿呕吐涎沫,瘛疭,发痫,胸胁相引,身热头痛,不得卧,耳肿及脓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身热头重胁痛不得转侧,风痉,耳聋,小儿发痫,瘛疭,呕吐涎沫,惊恐失精,瞻视不明。

备急千金要方》:主小儿痫喘不得。

百症赋》:痓病非颅息而不愈。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颅顖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颅顖》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