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羟基异黄酮
二羟基异黄酮概述
二羟基异黄酮亦称葛根黄素。是从中药葛根中分离的具有扩冠作用的异黄酮类衍生物。存在于豆科植物葛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 及野葛 Pueraria thunbergiana Benth. 的根。具有退热、镇静和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的作用,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出血有保护作用。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
二羟基异黄酮药典标准
品名
中文名
二羟基异黄酮
汉语拼音
Gegensu
英文名
Puerarin
结构式
分子式与分子量
C21H20O9 416.38
来源含量
本品系由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的干燥根中提取,分离得到的8-β-D-葡萄吡喃糖-4',7-葛根素。按干燥品计算,含C21H20O9应为98.0%~102.0%。
性状
本品为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
本品在甲醇中溶解,在乙醇中略溶,在水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
鉴别
(1)取本品10mg,加水10ml溶解后,加0.5%三氯化铁溶液2~3滴,摇匀,再加0.5%铁氰化钾溶液2~3滴,摇匀,显蓝绿色。
(2)取本品,加乙醇制成每1ml中约含10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 A)测定,在250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878图)一致。
检查
酸度
取本品20mg,加水20ml溶解后,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H),pH值应为3.5~5.5。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10mg,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Ⅸ B)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1号标准比色液(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Ⅸ A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
有关物质
取本品适量,用溶剂[甲醇-0.1%枸橼酸溶液(25:75)]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用溶剂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另取二羟基异黄酮和咖啡因对照品适量,用溶剂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分别含二羟基异黄酮50μg和咖啡因150μg的混合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D)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检测波长为250nm;以0.1%枸橼酸溶液为流动相A;以甲醇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二羟基异黄酮峰的保留时间约为14分钟,二羟基异黄酮峰与咖啡因峰的分离度应大于4.0,理论板数按二羟基异黄酮峰计算不低于5000。取对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为满量程的2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0.5%),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3倍(1.5%)。
时间(分钟) |
流动相A(%) |
流动相B(%) |
0 |
75 |
25 |
15 |
75 |
25 |
30 |
55 |
45 |
35 |
55 |
45 |
37 |
75 |
25 |
45 |
75 |
25 |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5.0%(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L)。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1%枸橼酸溶液-甲醇(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理论板数按二羟基异黄酮峰计算不低于5000,二羟基异黄酮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50μg的溶液,精密量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二羟基异黄酮对照品,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类别
血管扩张药。
贮藏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二羟基异黄酮说明书
药品名称
二羟基异黄酮
英文名称
Daidzeine
二羟基异黄酮的别名
葛根素;二羟基异黄酮黄豆甙元;葛藤素;布瑞宁;天保康;博迈;普乐林;诺雪健;伦尔欣;麦普宁;达靓;沙赛博通;普润;脑溢嗪;恩得欣;普易格;英罗恩;维新;戈荣;Daidzeinum;Puerarin;Tapocon
分类
剂型
1. 10mg;
2.注射剂:100mg(2ml),100mg(10ml),250mg(5ml),250mg(500ml)(氯化钠或葡萄糖)。
二羟基异黄酮的药理作用
将二羟基异黄酮注入麻醉犬的冠状动脉内,显示能增加脑血流,降低血管阻力。葛根糖苷也能保护由神经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体内和离体的试验均证明二羟基异黄酮能对兔动脉平滑肌和气道平滑肌产生竞争性的β-受体拮抗作用。二羟基异黄酮能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和心率,但对正常Wistar鼠几乎没有作用。二羟基异黄酮能抑制大鼠脊神经根中心神经元的抗河豚毒的Na+电流(河豚毒为钠离子信道特异性阻滞剂,可阻断内向的Na+电流),具有抗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并通过扩张颅内动脉血管,提高脑血流。这种作用是呈剂量依赖性的。二羟基异黄酮还有降低血压作用,特别是肾性高血压。
二羟基异黄酮的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快但不完全。体内分布广,主要分布于心脏、肝、肾及血浆、睾丸、肌肉,其次分布于脾脏,并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内,但含量较低。t1/2为1.5h;尿、粪便、胆汁排泄率分别为37%、7%、4%。
二羟基异黄酮的适应证
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眼底病,如视网膜动静脉阻塞、视神经萎缩;如突发性耳聋;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脑血栓;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
二羟基异黄酮的禁忌证
1.对二羟基异黄酮过敏者禁用。
2.血容量不足者应在短期内补足血容量后使用二羟基异黄酮。
注意事项
为血管扩张药,有明显活动性出血者、出血倾向者慎用。
二羟基异黄酮的不良反应
个别病例开始用药可出现暂时性腹胀、恶心等消化道反应,继续用药可自行消失。大剂量可表现精神兴奋。极少患者出现发热、皮疹、休克。
二羟基异黄酮的用法用量
1.每次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剂或0.9%氯化钠注射剂,每天2次;
2.静脉滴注:每次200~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剂或氯化钠注射剂,每天1次。
3.口服:每次10mg,每天3次。
二羟基异黄酮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专家点评
二羟基异黄酮可改善高血压症状。主要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目眩、耳鸣、项强,也用缺血性心绞痛,对神经性头痛也有一定疗效。二羟基异黄酮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