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基特氏淋巴瘤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伯基特氏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一种多见于热带非洲儿童的恶性肿瘤。由伯基特于1958年首先报告,故开始称为伯基特氏瘤,后证明此肿瘤淋巴细胞肿瘤而改称为伯基特氏淋巴瘤,也叫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该瘤有明确的地区性高发和流行性分布。但全世界五大洲均有病例发现,中国也有个案报告。主要临床特点是单个或多发的下颌骨肿物,生长迅速,常累及肾、肠、卵巢中枢神经系统。此瘤进展迅速,致死快,若能恰当地治疗,50%以上的病例可以治愈。

多发于儿童,以5~8岁为高峰,2岁以下罕见;成人偶见,且多为散发病例。男性略多于女性。在非洲部分区域呈流行性发病,流行区处于南纬10°~北纬10°间的赤道地带,其他地区均为散发病例。发病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仅限于温暖潮湿的地区,气温为15℃以上,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干旱地区及海拔12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无本病发生。这种地理分布与当地疟疾的流行区相吻合,故开始时认为其病原可能系疟原虫,经研究证明,该病与E-B病毒感染关系密切。流行区的病人其EBV壳抗原抗体全部阳性,且滴度高(1:640达80%);非流行区的 EBV壳抗原抗体滴度远低于此。无论流行区或非流行区,高的病毒壳抗原抗体(VCA)滴度,提示预后较佳。在流行区EBV存在于几乎90%以上的病人,非流行区的病人中不超过50%。典型的情况是:最初的EBV感染先于肿瘤发生至少7个月以上。在高滴度EBV壳抗原的儿童人群中发生此肿瘤的风险较对照组高30倍。但 EBV是否就是伯基特氏淋巴瘤的病原则尚无定论。疟疾在本病发生中仅作为一种辅助因素;疟疾感染使淋巴网状系统发生改变,对病毒的癌变触发作用易感。

伯基特氏淋巴瘤在病理形态上具有较明显的特点,肿块切面为灰白色,其内可见坏死灶及出血点。镜下肿瘤细胞为形态单一的淋巴样细胞免疫学方法证明这些细胞是单克隆 B淋巴细胞细胞表面带有单一轻链型IgG,称未分化淋巴细胞或原免疫细胞,小无裂细胞,其间可见散在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内常含有肿瘤细胞及其残片,形成特征性的“星空”现象。分裂相细胞多见,染色体研究发现本病也有特别的染色体改变。

临床表现淋巴结外器官(特别是下颌骨或上颌骨)的单个或多个局部无疼痛性肿块。因肿瘤倍增时间短于3天,肿瘤常迅速增大,累及唾液腺甲状腺心脏乳房、卵巢等,侵犯部位以面部最多见(70%),其次为腹腔(50%)及中枢神经系统(30%)受累。面部的表现可为局部肿块,面部畸形牙齿松动眼球外突等。腹部受累以肾为主,卵巢次之,腹腔脏器受累后,约一半的人出现腹水,其内可找到瘤细胞。在广泛播散的病例,约一半以上的病人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受累的表现可为截瘫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全身广泛的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少见。肿瘤迅速增殖,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以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本病的临床表现较特殊,但并非特异性。据其特殊的病理学改变做组织活检可确诊。高发病区诊断不难,而非高发病区的散发病例,诊断较困难,应与其他疾病相鉴别。除了病理学证据外,免疫学细胞分型,肿瘤细胞核型检查及EBV壳抗原的抗体滴度测定均有助于诊断。

治疗以化疗为主。预后与治疗时的肿瘤负荷大小密切相关。有局限肿块的病人,应外科手术切除肿块减少肿瘤负荷。而放射治疗的效果不明显。本病对化学治疗十分敏感,完全缓解率可达90%以上,部分患者可长期缓解,未经治疗的病人常在半年内死亡。常用的药物为环磷酰胺(CTX),无效时可用联合化疗,包括环磷酰胺、长春新碱(VCR)、氨甲喋呤(MTX)、阿糖胞苷(Ara-C)及阿霉素等。

治疗

应按照侵袭性淋巴瘤的治疗原则,不论分期应以化疗为主,辅以放疗

化疗方案:CHOP方案即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其疗效高而毒性低或EPOCH-R方案

部位

结外是最常受累及的部位,上述3种变异型都可累及中枢神经。

50%的地方性BL累及颌骨和面部骨(眼眶)。空肠回肠、网膜、卵巢、肾、乳腺等器官也可受累。

散发性BL不常累及颌骨。多数病例表现为腹部肿块。空肠、回肠是最常累及的部位。卵巢、肾和乳腺也是较常累及的部位。乳腺受累时常常双侧形成肿块,多发生在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腹膜后肿块可压迫脊髓引起截瘫。淋巴结受累多见于成人。Waldeyer环和纵隔很少受累,不少病例为白血病患者。但纯粹以急性白血病(Burkitt白血病)伴骨髓受累和出现B淋巴母细胞的情况很少见。

免疫缺陷相关BL常累及LN和骨髓。  

临床特点

常发生于上颌骨或下颚骨(非洲患者),腹腔器官(北美患者)和中枢神经系统

一般不累及外周淋巴结和脾,很少发生白血病

可侵及颌面部导致面部畸形,侵犯脑膜或脊髓,腹膜后淋巴结,肝肠肾等脏器

小无裂细胞型,恶性程度高,可能是人类生长最快的肿瘤

化疗效果好,大多数病人可以治愈  

组织病理学

病变部位表现为肿块,瘤组织呈鱼肉状、伴出血坏死。相邻器官受压和浸润。淋巴结受累少见,但淋巴结周围可被肿瘤包围。细胞单一、中等大小,弥漫浸润。固定后细胞有时呈铺路石或镶嵌样排列。核圆形、染色质粗,副染色质相对清晰,核中等大小、居中,嗜碱性胞质嗜碱、常伴有脂质空泡。印片中这些细胞的细微结构更容易观察。肿瘤增殖率很高(核分裂多见),并且细胞自发性死亡率高(凋亡)。“满天星”现象常见,这是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的肿瘤细胞所致。肿瘤细胞核的大小近似于“满天星”中的组织细胞核。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伯基特氏淋巴瘤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伯基特氏淋巴瘤》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