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
概述
呼吸功能包括通气和换气两个基本部分。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协同组成气体代谢(能量代谢)的运输系统。传统的呼吸功能评定集中在通气功能方面,包括通气量、时间肺活量、小气道功能等。
呼吸功能评定
呼吸功能的适应证
呼吸功能评定适应证如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
呼吸功能评定的主要目的为:
1.评定最大摄氧能力或吸氧量,以明确心肺功能储备和有氧运动能力。
2.评定身体耐力运动能力。
3.评定身体换气功能。
4.评定代谢当量。
5.根据代谢当量指导康复治疗。
呼吸功能的禁忌证
7.晚期妊振或妊振有合并症者。
8.严重骨关节功能障碍。
准备
换气功能评定的仪器准备主要包括:
1.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的基本方法是抽取动脉血液,通过血气分析仪测定血液中的气体分压和含量,并以此推算全身的气体代谢和酸碱平衡状况。但是,由于该检查只反映采血时瞬间的情况,需要抽取动脉血液,不能进行运动试验及长时间观察,因此在康复机能评定中受到限制。
2.呼吸气分析 呼吸气分析的方法是测定通气量及呼出气中氧和二氧化化碳的含量,并以此推算吸氧量、二氧化化碳排出量等各项气体代谢的参数。现代呼吸气分析仪已经电脑化,可以实时进行气体成分和通气量的检测,患者无创伤、可以在活动中长时间动态观察,有的产品可以远距离遥测,在康复机能评定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检查前要向患者说明目的和检查方法,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
方法
1.运动方案
(1)运动类型:最大吸氧量或峰值吸氧量测定的运动方式多采用平板运动,也有采用功率车、手臂摇轮运动等。
(2)运动方案:活动平板试验多采用Bruce方案或Naughton方案(每级负荷增量1MET),患者准备的要求与心电图运动试验相似。可参考本章第十二节“心脏功能评定”。实际生活或工作活动的测定需要遥测分析设备,按照实际活动进行。
(3)无氧能力测定:无氧阈测定可以通过常规运动试验获得。而无氧耐力测定则要求受试者在短时间内(3~5min)迅速达到最大运动水平,多采用踏车运动方式。这种测定对体力负荷要求极大,因此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基本上不采用此类测定方法。
2.操作步骤
(1)设备准备:
①开机预热。
②用标准气体校准。
③确认气体分析仪与运动装置的连接稳固,气体采集管的单向阀门可靠。
④连接气体采集管、口嘴或面罩。
⑤确认心电图系统工作状态正常。
(2)患者准备:
①让患者事先了解检查全过程。
②安静休息30min左右。
③口含采样口嘴并夹上鼻夹(避免鼻腔通气)或戴上面罩,检查没有漏气。
④粘贴和连接心电图电极(参考心电图运动试验)。
(3)试验过程:
①检测安静数据。
②开始运动,气体采样和分析连续进行;心电图监护连续进行,记录在每阶段末进行。
③最大吸氧量测定的运动终点为筋疲力尽、吸氧量不能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幅度小于5%)、呼吸商(VCO2/VO2)超过1.2。
④峰值吸氧量测定的运动终点是患者达到最大努力或出现心电、血压、循环等方面的异常表现,类似于症状限制性心电图运动试验。
⑤定量运动试验以达到预定试验负荷作为终点。
⑥达到运动终点试验后一般再采集和记录数据3~5min,以观察运动后恢复过程。
注意事项
1.由于活动肌数量和机械效率的差异,不同的运动方式所测得的最大吸氧量有所不同。参与运动的肌群越多,所测得的VO2max越高。分析结果时应注意此问题。
2.患者的情绪和主观努力程度对结果有显著影响,因此必须在患者高度配合的条件下,结果才能最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