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药疗法
目录
外用药疗法的适应证
名称
外用药疗法
准备
1.换药室应清洁卫生,保持适当室温。药品器材放置应有次序。用过的敷料应投入污物桶内。
2.明确诊断,备好药剂。
3.备好所用器械。
方法
1.湿敷
适用于急性炎症及渗液较多的皮肤病。湿敷分开放式及封闭式两种,又各有冷热之别。
(1)开放式湿敷:用纱布6~8层浸透药液,稍拧干至恰不滴水为度,置病损上,务使其与整个病损表面接触。然后,根据水分蒸发情况,适时滴药其上,以经常保持湿润。分泌物多时宜勤换敷料。
(2)封闭式湿敷:使用浸有药液的脱脂棉垫,外用油纸或塑料薄膜包扎,每4~6h加药一次,保持棉垫湿润。感染性炎症需行热敷时,可于敷料外加用热水袋。
(4)面部湿敷时,敷料可剪成假面具式,露出口、眼、鼻孔等部。耳廓湿敷时,应用未脱脂的棉花填塞外耳道。手足部湿敷时各指趾应分别包扎。
(5)湿敷面积一般不可超过体表面积的1/3。大面积湿敷时应防止受凉,冬季及年老体弱患者尤应注意。
2.药浴
分全身浴及局部浴两种。全身浴时应避免着凉,重症患者入浴时应有专人协助。一般浴液温度为38~40℃,沐浴时间10~20min。成人全身浴约需100~150L浴液,儿童减半,幼儿30~40L。局部浴液用量依部位而异。
常用药浴有下列数种:①淀粉浴:有润肤、安抚及止痒作用,适用于泛发性急性或亚急性红斑、脱屑性皮肤病;成人全身浴用淀粉100g加入浴水中搅匀即可。②高锰酸钾浴:有杀菌、去腐及收敛作用,适用于泛发性化脓性皮肤病及天疱疮患者。成人全身浴需高锰酸钾10g左右,先溶于1L水中,然后徐徐倾入浴盆,使浴水呈淡紫红色为度,以免未溶解的高锰酸钾颗粒灼伤皮肤。③中草药浴,可根据病情及药源情况选用。
3.粉剂
(1)适用于无糜烂渗液之急性、亚急性皮炎及皮肤皱折部位。
(2)粉剂颗粒务极精细,可用粉筒或扑粉团均匀扑撒患处,每日数次。
4.洗剂(振荡剂)
(1)适用于无糜烂渗液之急性、亚急性皮炎及红斑丘疹性病损。毛发部不宜使用。
(2)用前将药物摇匀,以毛笔或棉签蘸药物均匀涂刷于病损上,每日数次,冬季应避免着凉。
5.油剂
(1)适用于急性、亚急性皮炎以及渗液甚少的糜烂面。
(2)以毛笔蘸药均匀涂布于患处,2~3/d。
6.酊剂
(1)适用于无糜烂、皲裂的表浅皮肤病损。
(2)可用棉签或毛笔涂布,1~2/d。
7.涂膜剂
(1)适用于慢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银屑病、疣、鸡眼及胼胝,单纯涂膜剂亦可涂于正常皮肤作为防护剂。
(2)用时以玻棒蘸药液薄涂患处,使之成膜。
(3)药液应密闭、低温保存,并注意防火。
8.乳剂
(1)适用于无糜烂渗液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皮炎、湿疹及瘙痒性皮肤病。冬季及皮肤干燥时宜用油包水型(香脂),夏季宜用水包油型(冷霜)。
(2)薄搽患处,1日数次,为加强疗效可用塑料薄膜封包。
9.软膏
(1)适用于慢性、角化过度性或鳞屑性皮肤病,亦可用于脓疱结痂性皮肤病。忌用于糜烂渗液之急性炎症病损。
(2)软膏用法依病情而异。银屑病及过度角化性皮肤病宜稍用力涂搽,过敏性或瘙痒性皮肤病涂一薄层即可。每日换药1~2次,包扎或不包扎。
10.糊剂(糊膏)
(1)适用于亚急性及慢性炎症性病损,不适用于急性糜烂渗液过多的病损及毛发部。
(2)用换药板将糊剂均匀涂布于纱布上,厚约2~3mm,敷于患处并包扎,每日换药1~2次。换药时一般不必每次均将遗留于患处之糊剂除去,必要时,可用植物油轻轻擦去。
11.硬膏与膏药
①适用于慢性或较深在的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鸡眼及疖等。
(2)用前稍加温后贴于患处,但应防止烫伤。
(3)用于有毛部位时,须先将毛发剪净。
12.气雾剂
(1)适应证同涂膜剂。
(2)用前将容器内药液摇匀,随即揿压阀门使药液成雾状均匀喷洒至病损表面,待干后形成薄膜,每日或隔日1次。
(3)用毕置阴凉处保存,注意防火、防晒并避免撞击。
注意事项
1.根据病损性质选择剂型
(1)急性炎症期有糜烂渗液者首选湿敷,无糜烂渗液者可选用洗剂、粉剂、乳剂或油剂;
(2)亚急性炎症期首选用糊剂;
(3)慢性期选酊剂、乳剂或软膏。
2.根据病情选择药物
(2)依据病损选用保护剂、收敛剂、角质促成剂等;
(3)根据自觉症状选用止痒剂等。
3.注意药物浓度及用药方法
(1)初次用药浓度宜低,以后酌情提高浓度。妇女、婴儿以及急性或易激惹的病损,用药浓度不宜过高。
(3)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如碘遇汞剂生成碘化汞,对皮肤有较强刺激性;硫遇汞剂可产生黑色硫化汞沉淀。
(4)湿敷时必须保持敷料潮湿,糊剂涂药宜稍厚,洗剂应日搽多次。
4.所用器械应定期灭菌消毒,与患者接触后,应及时更换。工作人员在换药时应随时注意将手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