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穴
来自中医百科
幽门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在腹直肌内缘;布有腹壁上动、静脉;有第6、7、8肋间神经分布。主治胸胁背相引痛、恶心、呕吐、多唾、饮食不下、善哕、支满、少腹坚、心痛、逆气、烦心、 胃痉挛、胃下垂、肋间神经痛等胃肠病证。操作方法为直刺0.5-0.8寸。
功用
升清降浊。
定位
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0.7寸。
解剖
主治
主治胸胁背相引痛、恶心、呕吐、多唾、饮食不下、善哕、支满、少腹坚、心痛、逆气、烦心、 胃痉挛、胃下垂、肋间神经痛等胃肠病证。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可灸。
临床应用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扩张,胃溃疡,神经性呕吐;
妇产科疾病:乳腺炎,乳汁缺乏,妊娠呕吐。
配伍应用
配玉堂穴治烦心呕吐。
附注
别名
上门穴,上关穴,幽关穴。
名称释义
幽门。幽,深长、隐秘或阴暗的通道。门,出入的门户。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后极少部分循经上行。本穴物质为腹通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因其性寒湿滞重,至本穴后,在外部传入之热的作用下只有极少部分水湿循经上行,肾经冲脉气血从此由寒湿之性转而变温热之性,故名。幽关名意与幽门同。
上门穴。上,上行也。门,出入的门户也。上门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上行。理同幽门名解。上关穴名意与上门同,关指穴内滞重的水湿被关卡于下,只有轻质之气循经上行。
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幽门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