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一
目录
主治病症
太乙穴主治腹痛,腹胀,心烦,癫狂,呕吐呃逆,胃脘疼痛,食欲不振,腹胀肠鸣,肠疝,脚气,遗尿,胃痉挛,急慢性胃炎,胃痛,急性胃炎,消化不良,肠鸣,泄泻,心烦不宁,吐舌,癔病,癫痫,精神病等。
太乙穴主治腹痛、腹胀、心烦、癫狂。
太乙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肠腑等疾患:如呕吐呃逆、胃脘疼痛、食欲不振、腹胀肠鸣、烦心、癫狂、脚气、遗尿等。
现代多用太乙治疗胃痉挛、急慢性胃炎、肠疝等。
太乙主治胃痛,腹胀,心烦,癫狂等。
太乙穴主治胃痛,消化不良,腹胀,肠鸣,泄泻;心烦不宁,吐舌,癫狂。
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炎,消化不良,肠鸣,腹胀;
其它:遗尿。
概述
泰一为太乙穴的别名。
太乙为经穴名(Tàiyǐ ST23)。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太一。属足阳明胃经。太即甚大,乙为十天于之一,太乙即《河图》里的中宫,脾土居中,喻腹中央为太乙,穴在胃脘下部,约当腹中央,故名太乙。主治腹痛,腹胀,心烦,癫狂,呕吐呃逆,胃脘疼痛,食欲不振,腹胀肠鸣,肠疝,脚气,遗尿,胃痉挛,急慢性胃炎,胃痛,急性胃炎,消化不良,肠鸣,泄泻,心烦不宁,吐舌,癔病,癫痫,精神病等。
泰一的别名
太一(《备急千金要方》),泰一,泰乙。
出处
穴名解
太即甚大,乙为十天于之一,太乙即《河图》里的中宫,脾土居中,喻腹中央为太乙,穴在胃脘下部,约当腹中央,故名太乙。
古“太”与“大”通,“乙”与“一”同。
此穴在“下脘”穴之旁2寸,此处近胃,下连于肠,其状如“乙”字,而主治神志病,故名太乙。
太乙穴平于下脘,穴底挨近脾脏并胰而言,内应小肠。小肠多曲,以及横结肠两曲端,亦太乙曲屈之象也。穴名曰“乙”,即喻肠道多曲也。汇此诸意,故名之为“太乙”。乙指一言,宇宙万物赖一以生,吾人赖脾胃而生,因名太乙。
所属部位
上腹
太乙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太乙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太乙位于上腹部,脐中上2寸,旁开前正中线2寸处。仰卧取之。
太乙位于腹部,脐上2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又云去任脉3寸)。
太乙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太乙穴的位置
太乙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太乙穴的位置(肌肉)
太乙穴的位置(内脏)
取法
太乙位于上腹部,脐中上2寸,旁开前正中线2寸处。仰卧取之。
仰卧位,当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下1/4与上3/4交点处,旁开中线2寸处取穴,横平内侧的商曲、下脘。
仰卧位,在脐上2寸,下脘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
太乙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有第八、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分布着第八、九肋间神经分支。皮肤由第8、9、10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分布。腹腔内相对应器官为大网膜和小肠。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壁。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胸腹壁静脉分布;深层有肋阅神经、动脉和腹壁上动脉分布。
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分支,并有第八、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通过。
太乙穴的功效与作用
太乙有和中化滞的作用。
古“太”与“大”通,此穴在“下脘”穴之旁2寸,此处近胃,下连于肠,其状如“乙”字。《礼记》“鱼馁必自乙。”注:“鱼去乙则不肥。”大肠俗名肥肠。“太乙门”即是“大肠门”。其所治症,除肠疾吐泻而外,如癫疾狂走、心烦,正合中医之阳明腑证,弃衣登高谵语等证。正与中枢神志有关,所谓脏燥则狂者,由于大肠结热。而大肠结热,又当在迂曲弯转之处,故治取此穴有效。
刺灸法
刺法
直刺0.5~0.8寸。
一般直刺1.0~1.5寸。
直刺0.8~1.2寸,局部有酸胀沉重感。
灸法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配伍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狂癫疾,吐舌,太乙及滑肉门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癫疾,心烦吐舌。
《针灸大成》:治癫疾狂走,心烦吐舌。
《备急千金要方》:飞扬、太乙、滑肉门,主癫疾狂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