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涌泉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地冲。属足少阴肾经。井(木)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与后三分交点上。布有第二趾底总神经,深层为足底弓。主治昏厥头顶痛,眩晕喉痹衄血,舌平,失音小儿惊风癫痫足心热,五趾尽痛,及休克中暑神经衰弱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中医针灸穴位名。

素问·阴阳离合论》:“少阴根起於涌泉。” 张隐庵 集注:“涌泉,穴名,在足心下,踡指宛宛中。” 宋 苏辙 《送杨腾山人》诗:“夜归空牀卧,两手摩涌泉。”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禀赋不同》:“又有百病从脚起之说,盖涌泉穴与心相通,风最易入,故养生家皆慎之。”  

Akupixkk1.jpg

涌泉穴

涌泉,经穴名。在足底。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足跖屈卷足时,在足心前三分的凹陷中。《灵枢经‧本输》:“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作用

涌泉穴是人体长寿大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并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昏撅、头痛休克中暑偏瘫耳鸣肾炎阳痿遗精、各类妇科病和生殖类病。  

意义

涌泉穴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涌泉,顾名思义就是水如泉涌。水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水有浇灌、滋润之能。据现代人体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穴位的分布结构独特,功用玄妙。人体肩上有一“肩井”穴,与足底涌泉穴形成了一条直线,二穴是“井”有“水”上下呼应,从“井”上可腑视到“泉水”。有水则能生气,涌泉如山环水抱中的水抱之源,给人体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扬,维护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涌泉穴的保健手法主要是按摩。方法:睡前端坐,用手掌托来回搓摩涌泉及足底部108次,要满面搓,以感觉发烫发热为度,搓毕,再用大拇指指肚点按涌泉49下,以感觉酸痛为度,两脚互换。末了,再用手指点按“肩井”穴左右各49次即可。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涌泉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涌泉》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