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纹癣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涡纹癣的治疗

同一般表皮真菌病,但治疗比较困难。可内服灰黄霉素、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等,连服3~4周;外用抗真菌药物苯甲酸、水杨酸、碘、碘化钾薄荷脑复方苯甲酸酊)或软膏,5%~10%雷琐辛蛇床蛇床子酊,2%硝酸咪康唑霜,治疗时间要充分,一般需2~3个月以上。

概述

涡纹癣(tinea imbricate)又名叠瓦癣。是热带及亚热带的一种浅部真菌感染,在东南亚及中美和南美洲一带比较多见。我国南方如江苏北部、安徽等省也曾流行,但现已日益减少。本病由同心性毛癣菌引起。皮损呈特异性同心环状排列,状如涡纹或叠瓦,故名。涡纹癣治疗常较棘手。一般外用水杨酸药物的同时内服灰黄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但疗程宜长,至少要1个月以上。即使如此,仍常见复发。预防的关键在于对患者原有的手、足癣股癣甲癣头癣等进行积极的治疗,要尽量避免和其他患者,包括有癣病的动物如猫、狗等密切接触。要避免间接接触患者用过的浴盆、毛巾等,并对该类公共用具作定期的清洗消毒,尤其是托儿机构、集体生活的人员更应注意

疾病名称

涡纹癣

英文名称

tinea imbricata

涡纹癣的别名

叠瓦癣

分类

皮肤科 > 真菌性皮肤病 > 浅部真菌病

ICD号

B35.5

流行病学

涡纹癣在热带及亚热带多见,过去我国东南各省亦有,近年来已极少见。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儿童少见。传染途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也可因间接接触患者的衣服、用具而被感染,但传染性不强。

病因

涡纹癣病原菌系同心性癣菌(trichophyton concentricum),即涡纹癣菌。

发病机制

涡纹癣发病可能与人种的易感性有关。长期密切接触者并不被传染。宿主皮肤合适的环境对于同心性癣菌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除外伤外,浸渍皮肤的水分增多也适于同心性癣菌生长。不透气的衣物可增加皮肤局部的温度和湿度,干扰角质层的屏障功能。初为皮色或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环状,表面附有灰白色细薄鳞屑,鳞屑中央破裂分离,外缘粘连,内缘呈向心性游离。

涡纹癣的临床表现

涡纹癣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儿童少见。皮损初起为皮色或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环状,表面附有灰白色细薄鳞屑,鳞屑中央破裂分离,外缘粘连,内缘呈向心性游离。当环状损害形成后,中心又复发一褐色小斑,又同样扩大成环状。如是反复发生,环距2mm左右,在原侵入处可形成约10个同心圆鳞屑环,构成特殊的多环形涡纹状或叠瓦状外观(图1)。周围皮肤呈棕红色,自觉瘙痒,时久可因搔抓而致苔癣化,则同心圆皮损可不明显。

躯干臀部多见,时久可扩延于四肢,甚至口唇、甲沟及头皮。但掌跖多不受累,亦不侵犯毛发。与手足癣不同,损害呈对称性分布

涡纹癣发生、发展与季节关系不明显,病程极慢,常多年不愈,且易复发。

实验室检查

鳞屑真菌检查易发现多数纵横交错类关节菌丝。培养时可分离出典型的同心性癣菌。

辅助检查

病理组织显示慢性炎症,无特异性。与其他皮肤癣菌不同,涡纹癣不但侵入表皮角质层,而且侵入棘层,导致两层分离。

诊断

根据本病特殊的多环形及涡纹状损害,鳞屑真菌检查易发现多数纵横交错类关节菌丝。培养时可分离出典型的同心性癣菌。病理组织显示慢性炎症,无特异性。与其他皮肤癣菌不同,涡纹癣不但侵入表皮角质层,而且侵入棘层,导致两层分离。就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根据本病特殊的多环形及涡纹状损害,不易与他病混淆。不典型病例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湿疹

手足部涡纹癣由于搔抓或用药不当可使皮肤增厚,易误诊为慢性湿疹。但根据损害边缘清楚,散在竖起的鳞屑,其他部位有典型损害,真菌镜检阳性可鉴别。

脂溢性皮炎

头皮、外耳、面部脱屑性损害应与脂溢性皮炎鉴别。涡纹癣鳞屑竖起,皮损散发,真菌镜检阳性。

预后

病程极慢,常多年不愈,且易复发。

涡纹癣的预防

避免直接接触传染源(如经常搔抓足癣),日常生活工作中应减少酸、碱性物质对皮肤的损害。

相关药品

灰黄霉素、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苯甲酸、水杨酸、碘化钾、薄荷脑、复方苯甲酸酊、蛇床子、咪康唑、硝酸咪康唑霜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涡纹癣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涡纹癣》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