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幽门
目录
主治病症
滑肉门穴主治癫狂,呕吐,腹胀,腹泻,肠鸣,急性胃肠炎,慢性胃肠炎,腹痛,腹水,泄泻,胃痛,呃逆,重舌,吐血,癫症,精神分裂症,痫证,心烦,吐舌,癫痫,精神病,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舌炎,舌下腺炎,等。
滑肉门穴主治癫狂、呕吐、腹胀、腹泻。
滑肉门主治胃肠、神志等疾患:如肠鸣、泄泻、胃痛、呃逆、重舌、吐血、癫症等。
现代又多用滑肉门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精神分裂症等。
滑肉门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癫狂等。
滑肉门穴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痛,泄泻,腹水;癫狂,痫证,心烦,吐舌,重舌。
其它:舌炎,舌下腺炎,慢性胃肠炎。
概述
滑肉门为经穴名(Huáròumén ST2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滑肉门又名滑幽门(幽门乃胃与小肠相交之处,与此穴相近,故名滑幽门)。主治癫狂,呕吐,腹胀,腹泻,肠鸣,急性胃肠炎,慢性胃肠炎,腹痛,腹水,泄泻,胃痛,呃逆,重舌,吐血,癫症,精神分裂症,痫证,心烦,吐舌,癫痫,精神病,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舌炎,舌下腺炎,等。
滑幽门的别名
滑肉,滑幽门。
出处
穴名解
滑肉门又名滑幽门(幽门乃胃与小肠相交之处,与此穴相近,故名滑幽门)。
《说文》:“滑,利也。”又有柔泽之义。《周礼·天官·食医》:“调之以滑甘。”孙诒让正义:“谓以米粉和菜为滑也。”肉,指可食之肉。《孟子》:“七十者可以食肉。”门,人出入之处。《周礼·疡医》:“滑以养窍。”注:“滑物通利往来似窍。”本穴内应腹膜油脂,外应松皮软肉,与在任脉水分旁2寸,束带滑软之处,深部为小肠,主分水谷精血,滑利果肉米菜,因名“滑肉门”。
所属部位
上腹
滑肉门的定位
标准定位:滑肉门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
滑肉门位于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仰卧取之。
滑肉门位于腹部脐上1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又云去任脉3寸。
滑肉门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滑肉门的位置
滑肉门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滑肉门的位置(肌肉)
滑肉门的位置(内脏)
取法
滑肉门位于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仰卧取之。
仰卧位,在脐上1寸,水分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
滑肉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分布着第九肋间神经分支。皮肤由第8、9、10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腹腔内相对应器官是大网膜、小肠。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壁。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胸腹壁静脉分布;深层有肋阅神经、动脉和腹壁上动脉分布。
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分支,并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通过。
滑肉门的功效与作用
滑肉门穴深部为小肠,主分水谷精血,滑利果肉米菜,凡病之应疗以滑者,可取滑肉门穴,如肠套叠、肠梗阻亦可取用。
刺灸法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
直刺0.8~1.2寸,局部有酸胀感,并向下放散。
灸法
可灸。
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配伍
滑肉门配中脘、足三里,治胃痛。
文献摘要
《外台秘要》:主狂癫疾,吐舌。
《类经图翼》:癫狂,呕逆,吐血,重舌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