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疡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疮疡.jpg

疮疡是外科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疮疡包括所有的肿疡溃疡,如痈疽疔疮疖肿流痰流注瘰历等。好发于夏秋季,四季皆可发病。

此类病是中医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迅速,部分病情较重等特点,在面部可引起疔疮走黄(两医称为败血症脓毒败血症),在手、足易引起伤筋损骨的严重后果。创伤出现感染以后,就形成了疮疡。

病因

西医病因

一般由外伤、感染引起。

中医病因认识

疮疡的致病因素,有外感(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和内伤(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室损伤等)两大类。

风寒暑湿(60%):

以“热毒”、“火毒”最为多见,风寒暑湿等引起的疮疡,有的在初起阶段,并不都具有热毒、火毒的红热现象,在不能控制的情况下,病至中期,才能显现。这类疮疡一般都具有阳证疮疡的特点,因为疮疡发生之后,病理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而疮疡的最终表现,大多为热毒、火毒之象。

饮食不节(30%):

饮食不节,内伤脾胃,导致火毒内生而引起疮疡,虽然有时正气尚未虚衰,但较之单为外邪引起者多为严重,如消渴病合并疖、有头疽等。故疮疡的发生,普遍认为从外感受者轻,脏腑蕴毒从内而发者重。

脏腑亏虚(10%)

大多因虚致病,且多属于慢性,如肾虚络空,易为风寒痰浊侵袭而成流痰;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灼津为痰而成瘰疬这类疮疡的初、中期多具有阴证疮疡的特点。

预防

提到预防就不得不提到养生,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是现代人提出的预防保健之意。祖国医学渊远流长,早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养生的专门论述。《黄帝内经》的养生学说,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因而具有以下特点:

(1)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强调要“顺四时而适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并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认为对自然界阴阳的变化,“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2)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指出要“积精全神”,“精神内守”,从而使“形体不蔽,精神不散”。

注意事项

节制饮食,禁忌过食辛辣刺激食品。

常见症状

疮疡发病过程中,由于病理变化造成的特殊形态,或由于功能障碍产生的特殊体形,对诊断常有一定意义。 如颜面疔疮者步态蹒跚,局部突然伤口凹陷,皮色暗红,常是“走黄”的先兆。红丝疔必有红丝一条或数条; 蛇头疔溃后二周,仍形如蛇头,不见消煺,多是损骨;胸椎流痰的形如“鸡胸”、“驼背”;髋关节流痰因大小腿肌肉萎缩而形状如鹤膝;指关节流痰则指肿如蝉腹,骼窝流注每见患肢屈曲难伸。

临床检查

血常规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加,检查血糖及尿糖,必要时做脓培养,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尿糖是指尿中的糖类,主要是指尿中的葡萄糖。正常人尿糖甚少,一般方法测不出来,所以正常人尿糖应该阴性,或者说尿中应该没有糖。在正常人,只有当血糖超过160~180mg/dl时,糖才能较多地从尿中排出,形成尿糖。

诊断鉴别

(一)疮疡与气血的关系

人身的气血是相辅而行的,是循经脉以内循环全身不息,它有内养脏腑、外营肌肤,具有维持生命,抵御外邪的作用。当气血循环作用被破坏,则气血运行失常,就形成局部的气血凝滞,阻于肌肉、或留于筋骨而发生疮疡,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由此可见,不论人体内部或外部气血凝滞,都可使人体发生疮疡;诸如流痰流注肿块等证的发生,都与气血凝滞的病理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此外,人体气血旺盛时,卫外能力强盛,肌肤外邪不易侵入,即使发为疮疡,也容易消散;如属脓肿,成脓期也易使毒势局限,破溃后也容易生肌敛口。但如气血虚弱者,卫外能力薄弱,肌肤就容易受各种外邪所侵袭,发生各类疮疡疾病。得病后气虚者阳气不能外达于表,局部抵抗能力低,毒势就不易局限,血虚者则难以濡养肌肉,溃后腐肉难脱,亦难以生肌敛口。  

(二)疮疡与脏腑的关系

人身是一个完整的统一机体,疮疡疾病虽多数是发生于体表的某些局部,但与脏腑却有着密切的关系。若脏腑功能失调,可以发生各种疮疡疾病,如《灵枢 "脉度》说:“六腑不和则留为痈”。《华氏中藏经》也提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者也,皆五脏六腑畜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这就明确地指出疮疡疾病虽生于外,而其根源却与脏腑有关。  

一般还认为,疮疡病人脏腑所处的状况不同,疮疡病情的深浅也有所不同。例如属于六腑不和而产生的疮疡,多在浅表、多属阳证,病情较轻,较易治疗;如由于五脏已伤所表现的疮疡,病变多在筋骨或称为阴毒疮疡,多属阴证,比较难治。在治疗上,如是腑证疮疡,可攻可泻;但如是脏证疮疡,宜补宜温。把疮疡分为腑证和脏证是为了准确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的,但临证上腑证与脏证是互相影响和互相转变的;今天被认为是腑证疮疡,明天可能转变为脏证疮疡,故医者必须随时审察,在诊断治疗上随机应变。例如以痈疽为例,《灵枢 "痈疽》就对腑证转为脏证给以描述。它说:“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日痈”。“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日疽”。由此可见,痈证病在初期,五脏未伤,属腑证,但如治疗失当,则热气下陷,内连五脏,则为脏证,成为疽证,则难治矣。因此治疗疮疡必须掌握脏腑、阴阳。在腑证、阳证阶段,宜设法勿令其内陷于脏,成为阴证;即使是已属脏证、阴证,也宜设法使其从脏转腑,从阴转阳,这是我们治疗疮疡疾病的一点经验。  

(三)疮疡与经络的关系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与脏腑联系,外通四肢、百骸、五官飞九窍、皮肉、筋脉……等处,具有运行气血,联络人体内外各个组织器官的作用。因此,不论何种致病因素引起人体的局部经络阻塞,气血凝滞,都可发生疮疡。正如《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要诀》上说:“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可见局部经络阻塞,是疮疡病变的主要病理因素之一。而身体经络那一部分有了阻塞,那一部分就容易发生疮疡,故有按经络部位诊断和治疗的,如人中疔委中毒等。

并发症

疮疡失治误治容易走黄内陷(脓毒血症);损伤筋骨导致残疾。

治疗

西医治疗

疮疡是多病种统称,根据每个病种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对于感染性疮疡,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中医治疗

1.疮疡内治法的总则为消、托、补:

(1)初期尚未成脓时,用消法使之消散,并针对病因、病情运用清热解毒、和营行瘀、行气解表、温通、通里、理湿等法则,其中清热解毒为疮疡最常用的治法。

(2)中期脓成不溃或脓出不畅,用托法以托毒外出,托法又分透托法和补托法。

(3)后期正气虚弱者,用补法恢复正气,使疮口早日愈合,通常有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法则。具体施治时应根据全身和局部情况,按病情的变化和发展,抓住主要矛盾,立法用药。

2.疮疡外治法应根据疮疡初、中、后期分别辨证用药:

(1)初期宜箍围消肿,阳证者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金黄膏玉露膏太乙膏千捶膏,可加掺红灵丹阳毒内消散,或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新鲜草药捣烂外敷;阴证可选用回阳玉龙散回阳玉龙膏阳和解凝膏,加掺黑退消、桂麝散丁桂散;半阴半阳证选用冲和散冲和膏

(2)中期脓熟时宜切开排脓,尤其应注意切开时机、切口位置、切口方向的选择。如手部疗疮、附骨疽应及早切开;手指部疗疮应从手指侧面切开,有头疽切口应够大,以保证充分引流等。

(3)后期宜提脓去腐,生肌收口,阳证用八二丹九一丹提脓去腐,阴证用七三丹五五丹提脓去腐;若疮口太小或成痿时,宜用白降丹、千金药线腐蚀;疮口胬肉高突时用平胬丹;脓腐干净用生肌散八宝丹,并根据具体情况配合使用垫棉法或扩创法,加速疮口愈合。

护理

重视保养正气在养生中的主导作用,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出各种养生方法都是为了保护和强壮正气为基本原则。坚持了这个原则,应能达到“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的目的。

饮食保健

饮食保健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禁忌食物;忌食火辛辣、油腻、热性食物、长纤维食物、易胀气食物、烟酒、韭菜、蒜苗、芹菜、菠菜、竹笋、橘子、樱桃、荔枝、羊肉、猪头肉、 辣椒、辣油、芥末、茴香、洋葱、浓茶等。

饮食适宜

1.宜吃增加机体免疫力作用的食物; 2.宜吃具有消炎作用的食物; 3.宜吃具有利湿作用的食物。

饮食禁忌

1.忌吃燥性的食物; 2.忌吃发物性的食物; 3.忌吃厚味的食物。

模板:外科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疮疡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疮疡》经典原文。